■ 梁明清
“人才流失”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和窘境,我们的企业也是如此。当前出现了两种情况让人担忧。一是千挑万选的大学生,还没工作几年,翅膀稍硬就拍“屁股”走人。另一种是企业领导干部,一意孤行“跳槽”攀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当今社会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正常的人事调动和工作变更在和企业协商的情况下均属正常,但擅离职守、强行辞职甚至恶意“跳槽”不但是对个人诚信的嘲讽,更是对企业的严重伤害。
企业在人才流失上的困境有社会环境的刺激、同行业内的恶意竞争以及猎头公司参与等多方面因素,更是由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企业文化的乏力和职业道德的整体滑坡所造成的。人才流失从形式上分有两类,一种是“个人行为”,一种是“集体跳槽”,庆幸的是目前企业主要面对第一种。对于“个人行为”,企业要有“亡羊补牢”的思路,分析原因并找寻有效解决方案。对于“集体跳槽”更要高度警惕,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颁布针对性的政策,从各个层面强力控制,防患于未然。
防止人才流失是企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那么,企业与员工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式的合同关系。这里应该有两层含义:平等和契约。当前的劳动合同是什么状况呢?很多员工不知道自己与企业的合同是什么性质,更不用说内容了。企业把劳动合同更多局限在“文件管理”的角度,未能与时俱进。譬如,企业提供各种资源、培训取得如建造师、安全检查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证件就不应仅仅属于个人。企业应该享有证件的管理权,这是否应该纳入劳动合同?再如,企业的市场开发、核心技术及财务人员,他们身处重要岗位,掌握核心机密,把法律上规定的“竞业禁止”条款纳入关键岗位的劳动合同,这是否可行?然而,再好的制度也不过是 “冰冷的法则”。为什么工人们以前啃窝窝头的时候也甘愿为企业默默工作呢?为什么当初干部振臂一挥就会旌旗一片呢?现在,有的大学生并不是因为待遇低、职务低而离开,企业的粗暴管理、不正之风让他们的职业理想没有发挥的平台,“受不了气”、“看不下去”,因类似原因愤然离去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深层次的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还要从企业文化上入手。这更是艰难、渐进的长期过程,要不断摸索,把能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优秀团队。只有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营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企业文化,才能共同创造企业的美好明天。(作者单位:中铁二局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