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吴运铎 留给北重集团的 精神财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郭新燕

  历史不会忘记,兵工事业奠基人“中国保尔”——吴运铎,北重集团不会忘记, “把一切献给党”的生动诠释者——兵工楷模吴运铎,作为第三代兵工人的笔者,最早是听家里的长辈时常提起他,说他对党忠诚,为兵工事业奉献了终身。初闻这样感人的事迹,感触不深,直到近期读了《兵工之魂——吴运铎纪事》这本书、看了电影《吴运铎》后,对他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无愧于时代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被他爱党爱国献身国防事业的热情深深感染了。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为了祖国不受欺负、为了建设草原钢城,从祖国首都风尘仆仆来到包头,就任北重集团第一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在北重集团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带队率领107名实习生赴苏联留学,为公司培养出包括从科研、技能人员,到分厂厂长、车间主任、基层管理人员等从事火炮科研、生产、管理的全部支撑人才,奠定了北重集团乃至中国兵器火炮事业坚实的人才根基;他主持完成了100毫米高射炮的研制、定型,为该炮早日生产装备部队使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参加革命之日起,他就把献身党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这已经成为吴运铎生命的本能。在根据地兵工厂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他舍生忘死开展武器弹药研究试制,先后三次身负重伤,左手四根手指被炸掉,左眼被炸瞎,右腿被炸断,全身伤口达百余处,前后做了20多次手术,体内依然残留着几十块弹片无法取出。但他无怨无悔,仍强忍剧痛,坚持奋斗,忘我工作。他用忠诚和奉献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的铮铮誓言,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热爱的党和兵工事业。

  吴运铎以坚定的信念、超人的毅力,矢志不移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已经融入了兵工人的血脉和基因,同时也教育和激励了公司几代人。成为北重人不认命不服输、勇往直前攀高峰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

  他鼓舞兵工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北重人接过吴运铎事业的接力棒,默默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从共和国第一炮的研发成功,到世界第一挤压机的横空出世,再到无人驾驶矿车的研制成功,“矢志兵器、献身事业”始终是一代又一代北重人的不懈追求和真实写照。

  2004年,北重集团北方兵器城内建起了“永远的丰碑——吴运铎事迹展览馆”,接待全国各地、各族群众百万人次。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有28年的时间了,但他的精神在时代的冲蚀中愈发感染人。

  北重集团的发展史,是一部兵工精神薪火相传的漫漫长卷。人民兵工精神从中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到“中国好人”陈文学,再到如今的全国道德模范戎鹏强,以一线工人的身份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郑贵有,全国技术能手王士良,他们高擎人民兵工精神的火炬,以星星之火,燎燃了北重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一代代北重人通过接力、弘扬、传承、发展,形成了新时代的兵工精神,这些闪着火花的精神,影响着公司员工。

  吴运铎作为最早的北重人,六十五年来深受企业员工和家属的爱戴。了解了他的感人事迹后,思绪久久不能平复,真真切切觉得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旗帜、一个传奇。更传奇的是我正在他工作过的地方,怀揣梦想,努力工作。

  走过88年辉煌历程,人民兵工不只是对兵工人的一种称呼,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所有兵工人的价值追求,指引、推动着人民兵工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为国防建设固本强基。

  北重集团将不断传承“把一切献给党”的红色基因,推动阳光、开放、高效文化落实落地,为公司实现健康、良性、卓越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作者单位:北重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