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传雄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功能结构、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功能,加快构建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注重产业支撑。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夯实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城镇化与工业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工业化为基础,城镇化的发展将大打折扣。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把旅游业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注重城镇品质。一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加快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二是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现有主要针对城镇户籍居民的义务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支持和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到已经入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三是实施保障安居工程。对当前各类条件简陋、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的危房加强改造力度,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四是完善城市交通服务功能。实施出口路升级工程、乡村道路改造工程、城市修补工程,形成城市内外畅达、城乡互联互通、公共交通布局合理的交通新格局。

  三、注重环境宜居。大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绿满彩绘城镇”活动,提升城乡绿化覆盖率。深入实施“碧水蓝天”行动,使新型城镇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景更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和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源等污染治理。同时加大对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城乡建筑垃圾的处理力度。

  四、注重文化传承。对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整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推进旧城疏解和新区建设,保护老城区、老建筑,留住城市记忆。夯实时空信息基础,融合地理国情普查、农经确权、综合管廊、多规合一、自然资源监测、扶贫攻坚、农房普查等多源时空信息,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建设创新型智慧城市。

  五、注重创新发展。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建立多规融合信息平台,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以PPP模式为示范,创新投融资方式,推进城市路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省、市级PPP示范乡镇。推进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做大做强国有资本。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坚持全域理念,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镇村联动建设、基础设施延伸拓展、公共服务均等平衡,让百姓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