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刘洪伟:来到井下,眼里都是“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继峰

  “手上没有厚厚的茧子,矿工师傅不会服你。”“没有和矿工一起掮班累到精疲力尽,员工就认为你是软柿子。”“你的金点子不能让他们干活省劲,你说的再好也白使。”

  日前,笔者与皖北煤电钱营孜矿第一批“大学生队官”,现在开拓区副区长刘洪伟聊天,他说了自己的感慨。

  做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刘洪伟身体单薄,个子不高,不像那种五大三粗的能掮活。但他手脚麻利,来到井下眼里都是活。

  刘洪伟是个老实人,抓安全有股韧劲,能吃苦、特认真;抓管理有股犟劲,敢碰硬敢顶真;抓成本有股闯劲,补漏洞严考核;遇到困难有股拼劲,带着大家干率先示范。对待员工利益上,能一碗水端平,不占职工便宜,在区里每次民主评议得分都名列前茅。2018年,他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

  “安全守规人”

  开拓区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就是“安全是金饭碗,没有安全啥都玩完”。刘洪伟是个不太会说话的,但他来到班前会上,就成了“啰嗦嘴”,从迎头隐患怎么查,到综掘机螺丝怎样拧,都会讲特别细。他有一个珍藏的记事本,里面记的上百条安全“小秘方”。有事没事,他都会打开“小秘方”,认真吸取宝贵经验,使之成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最佳营养。

  安全难,难在职工安全素养低。2017年,刘洪伟提出班前安全礼仪活动。从点名,诵职工训导辞(安全誓辞)、班前安全讲评和排队入井等细节入手,培植职工规范意识。整天出蛮力的一线职工,搞安全礼仪,能不能成功?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也有的在背后嚼舌头。刘洪伟是个犟脾气,认准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自己率先做示范,要求班队长和生产骨干带头做,人人过关。连续三次考核不过的,班队长就地免职。通过一个月“由点带面”和“各个击破”,开拓区的200多条汉子,每班都进行安全礼仪,个个都一丝不苟。

  职工规范操作怎么抓?刘洪伟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一次,他在检查时发现,平时工作认真的大工李师傅在迎头打眼时,一时疏忽忘记进行“安全确认”。刘洪伟当场按规定扣10分。在现场,进行举一反三的分析,让每名职工明白,虽然发生老李身上,大家都有可能发生,大家要引以为诫。为此,他召开了分析会,让全体职工补安全确认课。近几年来,开拓区的隐患和“三违”逐月下降。同时,他把“无人则安”理念运用到管理中,将迎头工作人员,由10人压缩到5人,让迎头人员精干高效,集中精力作业。

  “质量把关人”

  刘洪伟常说这样一句话:“干开拓打硐子,就要有绣花的功夫”。

  为了把好全组质量关,刘洪伟每班都带着“五个一”。他的“一份措施”把住了巷道规格关;“一根线”拉直了巷道支护;“一把尺子”量出了进尺无偏差;“一个角度仪”度出了锚杆的精度,“一支扭力器”确保初撑力合格。别看刘洪伟对职工感情上跟亲兄弟一样,在对待工程质量上都像“警察抓小偷”一样。每班在迎头干活时,不管是打眼工,还是耙矸工、后尾工,都互相挑刺质量,谁出了质量问题,大家都齐呼啦帮着整改。

  刘洪伟组的工程质量管理,特点就在于自律自严。从“律”中出精品,从“严”中出质量“尖兵”。

  不仅如此,这个刘洪伟还在每个班里,特聘三名“质量员”,担当责任人,对每个工种、每个人的施工质量“过程考核”。凡查实一次性达不到精品质量的,有权按规定扣罚责任职工工资,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节、地点当场拿出整改措施,使次品及时匿迹。去年9月份的一个夜班,小杜在巷帮挂网时,网子有两处隐蔽的搭接不牢,被质量员发现了,扣罚50元。刘洪伟说:“抓质量就是抓细节,人人抓质量,整个工程的标准就高。”

  “效率较真人”

  刘洪伟在四年多的时间,刷新了自己创下的15次纪录,这源于刘洪伟善于出新招。西三轨风巷,全长6500米,断面达到20个平方,施工难度大、断层就有十几条。他通过每一道工序的分解、排查、分析,最终发现制约开拓进度的“瓶颈”——工序“对冲现象”严重。他通过分析讲话,推进“五步平行作业法”,将打眼、出货、架棚、移移设备和运料进行整体安排,采取“品字”工序,通过优化操作流程,超前预防人为的“窝工”现象。

  为了提高工效,刘洪伟对打眼进行“抄表”考核。亲自打了一排眼,每打一个眼,都把时间记下来,并将综合影响融进去,制定了考核标准,对每个班组进行考核。这样标准考核准,多干收入高,深得员工支持。与此同时,刘洪伟要求每名班组长都要动起来,每班对生产各流程进行检查。他认为,只有班组长动起来,才能使效率提升。在井下,他遇到自己一人干的活,绝不安排他人干,为的是让职工能有歇息的机会。

  “拼搏奉献人”

  这个大学生区官,不像书生,干起活来更像老矿工——能打硬仗。在开拓一队负责施工的西三轨道工程,上下班路程远、气温高、淋水大,该矿组建工程青工突击队,洪伟主动请缨,带领员工迎难而上,配合青工突击队实行对平行作业,克服了运输线长、排矸困难的诸多不利条件,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工程最艰苦的时候,有职工产生了畏难情绪,刘洪伟看在眼里可一声不吭,没人愿打眼,他打眼;没人愿喷浆,他喷浆……在他的感染下,全队职工齐心协力,没有一个人后退,全班每月都是超额完成任务,突击队成了开拓事业部的一张“王牌”。

  刘洪伟探索出“232”设备维护法,即每日班前班后各维护清理一次、每三周更换运转活塞、每二个月维护更换一次推拉链条,有效保障了设备安全运转,提升了设备运行年限。喷雾效果不好,他们就改进喷雾模式;喷浆管子距离远,他创新改用卡兰卡接。刘洪伟还认真与上下两个班次做好衔接,超前预算材料消耗及材料计划,接收和使用材料有凭有据,杜绝了材料的丢失、浪费现象。在不懈的坚持下,班组施工成本每米节约材料费用3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