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北煤电钱营孜矿,矿工师傅常把无人值守自动启停的车间称作“智能型车间”。这个车间的设备日常维检怎么办?日前,这个矿对压风机房、抽风机房、中央变通电所、井下变电所、井下泵房等十几个智能型车间,委排18名“私人医生”。
“我矿作为国家首批先进产能矿井和国家第二批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许多设备都是智能型的。这些设备为矿井减人提效提供保障,也给管理带来挑战。”机电副总工程师杨明利说:“我们把每台设备都当作‘劳动者’来看,都给他们请家庭医生,给它们提供定制服务。”
8月14日上午,这个矿压风机房“机电大夫”赵丹,在对设备例行“体检”时,听到一台馈电开关声音异常,当即按照检修规定,启用了备用设备,避免了无计划停机事故发生。
“我们全矿设备运转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在全面设备监控监视系统都有显示。”赵丹师傅说:“再先进仪表仪器,都不能代替人的眼睛和耳朵。我每月巡查都能排除五六起机电故障。”
赵丹师傅说,他和其他17名“设备医生”,每天都对压风机房、中央泵房等设备进行检修,对其运行情况实时跟踪记录,并坚持每班组织一次巡检,以防小疾拖成大病。特别是井下变电设备,当下井下湿度大,每天都对关键设备进行“5S”保养服务,确保每台设备都健康运行。赵丹的“责任设备”运行质量,与他的工资挂钩,自觉精心呵护每台设备,成为了这些师傅的“习惯”。
设备运行好不好,关键看大夫“医术高不高”。这个矿每月抓好自主培训和学习交流,培训以岗位理论知识,专业完好标准,实践操作技能,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等为主要内容,不断为“机电大夫”充电。利用‘邵明建创新工作室“和”弱电大师工作室”,让顶级“机电大夫”,手把手地教徒弟们拆装检修、判断故障、传授技术,成为机电大工匠。
这个矿在做好设备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建设了设备“大数据”平台,为8大类、6530台(套)设备“健康档案”,分门别类、统一编码、电子归档,建立伴随终生的“电子身份证”。
“我们不仅给设备请‘私人医生’,还对设备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打造。比如,设备定期停运检修,每台设备都有过载过流保护,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设备状态变化规律,及及时保养维护,让设备在健康周期内安全运转,实现精准管理。”机电矿长钟华成说。
(李继峰 李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