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条提案 让师父“转了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我现在去看皮带,工作清闲不少……”近日,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综采一工区班前会上,支护工马英生总有意和徒弟王兆宝坐在一起,感谢王兆宝把车间工会的精益提案改善让自己换了轻松工作。

  该公司综采一区施工的6304工作面,支护防冲区域达150米,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采,需要支护工后排回柱、前排支柱,反复接替保证巷道顶板安全,每班至少需要6名支护工。

  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该工区成立了由马英生牵头的4人承包支护小组,专门负责超前支柱的支设工作。马英生创新使用铁丝绑扎一字梁的办法,使原来由6名支护工完成的工作任务,现在4名支护工就可完成。

  由于支护单体支柱高3.5米,施工人员只有借助梯子才能完成巷道“挂线、挂梁、栓防倒绳”顺序作业。此项作业占用人工不说,操作人员爬上爬下还消耗体力。

  能不能对其改善?经过昼夜的冥想,王兆宝上报了《支柱加设卡扣固定梯子》提案。原来支护人员用于爬高的梯子,需要一人扶梯,一人操作才能完成,而使用单体支柱卡扣后,操作人员将梯子直接挂在了支柱上,减少扶梯子人员1名。

  王兆宝还在装修行走梯上得到启示,制作了井下支护行走人字梯,让支护挂线、挂梁、栓防倒绳实现了1人轻松操作。新工艺带来新变化,马英生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一个改善,减掉一个人工,这个岗我下得值!”转岗后的马英生高兴地说。

  (张继涛 亓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