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9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成都塑造城市品牌出招 业内大咖这样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红霞 程子倩

4.jpg

  王永是谁?中国品牌节?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近日,品牌联盟董事长、品牌联盟商学院院长王永博士以一身正装现身时,媒体都在期待——带来品牌领域豪华阵容的第12届“中国品牌节”首次来到成都,会给成都在塑造城市品牌方面怎样的“金点子”?

  从两年前“督院大讲堂”结缘,到将中国品牌节举办地从北京移师成都,王永在访谈中建议成都城市品牌打造“必须来”的核心吸引力,建议设立像西班牙番茄节一样全民参与的“熊猫节”。

  城市品牌的魅力在于独一无二

  记者:您是中国品牌节的发起人之一,对于塑造城市品牌有什么心得?

  王永:我举一个城市的例子吧。有一个城市提出想在城市品牌中体现科技、宜居、人文等内容,我研究了一下,这个城市自古以来出了不少成语典故,如邯郸学步、胡服骑射、黄粱美梦、负荆请罪等许多成语都诞生在此地。我给当地领导说,你说科技,中关村会笑;你说宜居,三亚会笑;你说人文,北京会笑;不如就突出这里最独特、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成语典故之都”。我也别卖关子了,这个城市就是邯郸。

  记者:您对成都的城市品牌有什么观察和建议呢?

  王永:我个人认为,成都作为中国第五大城市是比较成功的,有“三美”很出名——美景、美食、美女。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成都似乎没有一个很充足的、让人非来不可的理由,它的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不突出,我们还需要找到哪怕是一个非来不可的东西,让成都成为人们梦想中必来不可的一个城市。

  我曾经在一次四川的会议中,建议打造一个与目前熊猫文化节完全不同的熊猫狂欢节,就像国外的音乐节、番茄节,吃熊猫餐、穿熊猫服、跳熊猫舞、看熊猫电影,甚至开熊猫运动会,所有景点、餐厅包括酒店都与熊猫的元素相结合,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群身着熊猫服的“熊猫”们在公园城市里跑马拉松……熊猫节不仅有政府的主导,领导的讲话与会见,更重要的是全民狂欢,让每个人能够参与其中,让外地游客来到成都不仅仅是去熊猫基地看熊猫,更重要的是加强他们与熊猫的联系。

  在我看来,做一个元素就要把它做足、做深、做透、做广,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比如做宣传,应该秉持“少就是多”的理念,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宣传语,把它说的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成为一种形象,把人吸引过来,然后再慢慢突出城市真正的优点。

  第12届中国品牌节为什么来成都?

  记者:中国品牌节已经举办了11届,是什么契机,让你们在成都举办第12届?

  王永:品牌节落地某一个地方有两个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

  首先是必然因素,中国品牌节去了很多城市,包括青岛、大连、贵阳、成都等,这些城市至少是省会或者是副省级城市,品牌聚集相对比较多,知名度也比较高。就成都而言,万亿级经济总量、品牌聚集度,包括会展环境等都能够支撑中国品牌节的要件。

  其次是偶然因素,2016年4月,我受邀来成都讲课,在省政府主办的“督院大讲堂”讲品牌建设,当时的省长便邀请我们在成都举办品牌节。活动最终落地,不仅要感谢省政府与市政府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成都市博览局大力支持。同时,相较其他城市,成都的政务环境很好,成都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友善度很高,如果这次举办很成功,我们可能会考虑下一次还在成都举办。

  记者:四川、包括成都的企业品牌,有哪些值得您称道?

  王永:成都有几个品牌我觉得都不错。第一个是通威,我陪陆克文先生去了通威集团实地考察后,感觉通威集团在农业、新能源方面的成就很不错。第二个是新希望集团,它也是成都的一张名片。第三个是成飞集团,也是成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一张名片。这次品牌节,我们按惯例设立了25个品牌奖项,过去一个城市获奖品牌最多不超过2个,这次成都以实力赢得了3个品牌奖,就是上述三家企业。

  另外,成都的一些新品牌,例如camera360、roseonly,以及刚崛起的独角兽品牌新潮传媒,都是非常不错、值得关注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