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代广
●图为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右2)在清丰县委书记冯向军(左1)等陪同下观摩
8月10日,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率领省脱贫攻坚产业扶贫观摩团到清丰县,就产业扶贫工作进行现场观摩。清丰县委书记冯向军、县委副书记赵建国、副县长王相俊等陪同观摩。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清丰县坚持把食用菌种植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
2017年以来,清丰县依托食用菌产业传统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投资55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基地31个、大棚3000余座,带动1.5万名贫困户增收脱贫,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多方参与、惠及全县贫困群众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在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食用菌基地和阳子菌菇产业示范带一排排整齐的大棚里,农户正在细心地查看菌菇的生长情况,有的菌菇刚刚崭露头角,有的菌菇已经肥肥嫩嫩、随时可以采摘。
该县把食用菌栽培从田间搬到车间,科技为农业转型升级插上翅膀,使现代农业走向高效、优质、环保,在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随着自动生产线启动,一瓶瓶高品质金针菇不断在传送带间传递,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装袋。
在听取汇报和参观现场后,武国定副省长对清丰县的做法表示满意。他说,清丰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立足本地特色,创新了“党建+扶贫+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切实推动了脱贫攻坚更高质量开展。他希望下一步要强化龙头带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在抓引进、内育上下功夫,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富民强县。
武国定副省长指出,产业发展事关脱贫攻坚全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做好产业扶贫,做“优”是根本,要紧扣“市场”做文章,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