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皖北煤电钱营孜矿邵明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制出“矿车电动升降器”等11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50余万元。据统计,全矿20家创新工作室共实现创新增效800余万元。
这个矿在全矿创新工作室,开展“八小创新”(小技术、小窍门、小革新、小节约、小建议、小发明、小设计、小绝活)为主题活动,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潜能凝聚起来、激发出来,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会、表彰会、发布会、观摩会,鼓励职工“人人争当点子王”,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活动,由“点效应”转化为“群行为”。
该矿制定了精细的创新工作规划,把创新成果收入《精细化管理工具箱》。在机制保障上做到“四个一”: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一次难点攻关交流,每季度组织一次创新项目座谈会,每年组织一次成果展示会。将20家创新工作室结成10个“对子”开展比赛,比谁立的项多,比谁完成的课题多,比谁解决问题更迅速,比谁带的徒弟更出色,比谁的培训方法更受学员欢迎,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这个矿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工作室成员业绩考评制度和工作室创新项目评审奖励制度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坚持宁少勿多、保证质量;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注重深挖内潜、自主创新。明确了带出一批岗位成材的先进典型,打造一批精细型的标杆班组,推广应用一批优秀实用的技改成果。
以省级劳模邵明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上半年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技术讲座、练兵比武41场次,复训专业工种980人次;创新成果数量占全矿的33%,共破解各种技术难题99个、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42项,改进工艺19项、研制各种工具9件;在煤矿大型运转设备检修工艺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创新构建了大型设备零部件预判失效和超前预防技术体系,大型运转设备故障率因此下降了56%。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工作室成员在创新成果、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化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李继峰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