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建起中国首家全门类医学专题博物馆的企业家王国胜
■ 本报记者 李代广
这是一个残疾人创造的奇迹。
出生于1965年3月的王国胜,身高1.5米、体重不足40公斤,他先天残疾、前弓后驼、严重驼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以自己的具体行动和高尚人格体现了自强不息、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创办了拥有员工5000余人、年销售收入40亿元的河南省驼人集团,并当选为“全国自强模范”、入选首届“全国肢残人十大自强创业之星”。
8月3日,记者专程赶赴河南省长垣县,走进王国胜创办的驼人集团,参观了他投资近1亿元建设的中国首家全门类医学专题博物馆——中国医学博物馆。
中国医学博物馆是一所独立的、非盈利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于2010年由驼人集团开始筹建, 2015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旨在挖掘、抢救、保护中国医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证史料,致力于医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将其打造成中国医学培训、医学教育及医疗行业交流的平台。
中国医学博物馆内设有“医学历史馆”、“中国麻醉博物馆”、“中国护理史馆”、“医学专题馆”、“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史馆”“血液净化史馆”及“企业文化馆”,展馆总面积6000平米,馆藏展品8000余件,采用不同的方式并结合了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生动地向世人讲述了中国医学及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故事,使参观者穿越于不同时期的医学场景中,用全新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医学取得的成就和文化内涵。
据陪同我们的驼人集团品牌宣传部部长郭占伟介绍,自开馆以来,中国医学博物馆已先后接待医疗界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10余万人次,均给予医学博物馆以高度评价,其医学宣传和社会教育作用发挥明显,中国医学博物馆已成为部分专科医学学会的“医学教育基地”以及数家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医学专业人员的第二课堂。
为更好地实现医学博物馆的宗旨,其内配置有专门的会议中心,可满足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医学学术交流。
作为非盈利性的民办博物馆,所有人都可以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并有免费讲解服务。
王国胜出生在长垣县孟岗乡苇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高中毕业后,因为求学无望,17岁的他就开始创业:他学过兽医,办过小型养猪场,推销过卫生材料,学过人体电疗,推销过医用玻璃熏箱等,经过几年的摸索,最终,他步入了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领域。
1993年,王国胜筹集了2万元,在长垣县城北关创办了“长垣县华新医疗器械厂”,1996年,他开始研发气管导管、麻醉包、镇痛泵等各种产品,并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驼人”牌商标。
2007年11月,王国胜入选首届“全国肢残人十大自强创业之星”。
2009年7月,第四次全国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驼人集团被国务院授予“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目前,驼人集团生产的麻醉包占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镇痛泵占全国五分之一市场份额,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呼吸回路中国市场均销量领先,双安全留置针世界首创;北京二甲级以上的医院百分百覆盖。产品以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已销往芬兰、俄罗斯、德国、印度、伊朗、意大利、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驼人英文商标亦在英国、美国、韩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注册。
王国胜表示:“我就是要证明,‘驼人’照样能顶天立地,残疾人照样能做一番事业;人总是要有点精神,艰辛创业、奋斗不止,是‘驼人’成功之核心。奋斗无止境,我把事业当作自己的第一生命,这或许就是我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