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莱宝精酿:以大部分消费者为核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许益鸣

  莱宝的酒款也许没有其他的精酿啤酒多,但是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精酿啤酒,直接的将一种陌生的风味强加于消费者,让消费者适应,莱宝一直是跟着市场的脚步在走。

  “一个从不喝精酿啤酒的人,如果喝的第一瓶精酿是IPA,也许这人以后也不会再碰精酿啤酒了,我们跟着消费者的味蕾去慢慢开发新的产品,从一开始的皮尔森,白啤,深色拉格啤酒,只不过我们用更好的原料,更好的包装方式,让大家感受啤酒更多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开发更为新颖的产品,可以去创新,但是我们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进行创新,我们要以大部分消费者为核心。”

  几乎遇到任何一位精酿啤酒人,笔者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标准啤酒”与“精酿啤酒”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一名酿酒师,我认为精酿最大的意义在于消费者能够喝到酿酒师对这款酒的见解”。在刚刚结束的精酿行业盛典——2018上海国际精酿啤酒会议暨展览会(CBCE2018)上,笔者采访了莱宝精酿的主酿酒师Jack。

  说到精酿啤酒时再谈及匠人精神,或许会显得有些庸俗,在商品贫瘠的年代,标准啤酒曾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今天,精神与文化已然成为了商品的灵魂,除了物质享受外,精酿啤酒更深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文化层面上更多的可能性。

  精酿啤酒最理想的消费者,永远是那些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破局者,一如精酿啤酒是啤酒的破局者,做精酿啤酒、卖精酿啤酒、喝精酿啤酒,多少都是需要一些情怀的,除了基本的盈利需求外,精酿啤酒重要目标是让更多人喝到更多品类、风味的啤酒, 他们有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使命感,“而相对于标准啤酒来说,他们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利益为核心,玩包装和概念,很少在根本上去改变产品,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这种出发点是错的,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谈及标准啤酒精酿大潮中的立场,Jack对笔者如是说。

  “标准啤酒在精酿方面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是百威,他们依照美国的模式,在中国收购一些有潜力的中小型酒厂,但是被他们收购之后,那些中小行精酿啤酒的企业文化会不可避免的作出一些改变。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入股但不要收购,既能够扶持自己的品牌,也能在这一波浪潮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因为很多精酿品牌被收购之后可能会失去精酿的那种“荣誉感”,并且,如果被全资收购的的话,上生产线,考虑到原料成本等因素,甚至啤酒的基本风味可能会有一些改变,这一点是消费者不愿意看到的。”

  啤酒巨头们慢慢介入精酿行业,对中小型精酿啤酒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因为他们在渠道、资金方面的实力都很雄厚,能迅速打开市场,加速整个精酿啤酒推广进程,让整个品类被消费者认可。但同时,当品类被消费者认可,市场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中小型精酿啤酒能不能扛得住巨头们的资本铁蹄?若干年前中国啤酒市场上跑马圈地的的故事会不会重演?这是当下关注精酿啤酒的人一致关心的问题。

  “消费升级及可以说为精酿啤酒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大家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这时大家就愿意花更多的钱来尝试,原来追求解渴,现在开始追求口味,而精酿啤酒就恰恰就是“更好的啤酒”。近几年大家正在逐步抢占巨头们的市场份额,精酿啤酒市场离饱和还是非常遥远的,我认为精酿啤酒在未来的占据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Jack对精酿啤酒近阶段的发展抱一个乐观的态度。

  已经上了一定规模的莱宝与其他的一些精酿啤酒不太一样,很多精酿啤酒主要是做酒吧,在酒吧里可以和消费者去讲故事,但是莱宝除了酒吧之外在实体渠道上有相当大的份额,在终端上没有机会去向消费者讲故事,好喝与否只在消费者的一念之间,精酿啤酒的消费者正在慢慢的被培育起来,如何让消费者在购买第一瓶之后再买第二瓶?“立足当下那些敢于创新的口味需求,同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培育精酿文化,做最好的啤酒。”这是莱宝给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