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河南伊川:教师“失信” 照样执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7月17日下午,河南伊川法院执行局办公室来了一位特殊的“被执行人”——本来要送拘留所的某学校在职教师张某。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014年,张某向徐某借款2万元。从2016年开始,徐某多次向张某讨要欠款无果,便将张某诉至法院。2017年10月,经法院开庭审理,判决张某三十日内偿还原告借款及利息共计2.5万元,但张某并没有在法定时间内还款,于是徐某依法向法院申请对张某强制执行。

  案件转入执行程序后,伊川法院执行法官黄挺按照法定程序给被执行人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但张某仍然拒绝配合,也不履行法律义务。因被执行人张某是一名在职教师,在经过网上和实地财产查询后,黄挺法官依法在被执行人张某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扣划17900元,还有7100元欠款。

  2018年7月17日中午,执行法官黄挺和同事顶着烈日将正在饭店吃饭的被执行人张某带回伊川法院,并严肃告知张某:“你如果具备偿还能力而拒不履行,将会受到法律的处罚,身为人民教师,你要有法律意识,不要犯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给自己工作、生活带来麻烦。”当时被执行人张某喝了酒,情绪比较激动,嘴里一直嘟囔着“就是不还款。”因其不配合工作,黄法官和同事便办好司法拘留手续依法将其送往拘留所。在去拘留所途中,张某逐渐清醒,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态度有所改善,并主动要求让黄法官再调解一下,“我去借钱,只要不拘留我就行。”张某说。

  后经黄法官再次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张某在三日内偿还徐某剩余全部欠款,现今已经全部履行完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光荣的园丁,本应以身作则,为学生书写诚信守法的道义篇章,讲述遵纪守法的诚信故事。但是,张某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尝到“失信”的代价。此案的执结,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筑建诚信社会,靠大家遵守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好公民。

  (本报记者 罗红耀 通讯员 王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