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用技术创新增效怎么干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依靠科技进步,中煤新集刘庄煤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保安”“提质”“创效”为抓手,增强市场意识,审时度势,积极探索,用科学技术撬动矿井经济效益再提升。

  优化工艺,增量增效

  “上半年,矿井实现原煤产量近500万吨,财务利润总额超10亿元,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矿长许东明告诉笔者。

  该矿坚持安全开采、科学开采、经济开采,全面优化生产组织,科学规范生产管理,严抓安装回撤面工作,合理倒排工期、一步到位,确保接续正常、无缝对接,上半年,完成131303工作面回撤、151102工作面安装,120502工作面安装正在有序推进;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一方面加强选煤厂生产管理及设备检修工作,一方面加强创新管理,完善煤矸分流系统,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矿井单产创历史新高。111102工作面原煤产量2次达到生产原煤45万吨/面·月单产指标;171305工作面(外)3次达到生产原煤45万吨/面·月单产指标,1次达到生产原煤60万吨/面·月创新指标,创深井单面月产之最。

  成本管控,降本增效

  “实施差异化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大力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的关键。”矿经营副矿长杨杰介绍说。

  创新内部市场化承包,对“零、散、杂”的工作量,实行“一笔头”承包,提高工资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全局性。强力推进材料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降低新材料投入,上半年,完成修旧利废1044万元,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加强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流出。一方面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预算性、效率性和安全性,规避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一方面外委转自营,地面生产系统矸石栈桥施工、东西区停车场及地面矸石仓均由矿属自行施工,减少外委资金支出175万元。

  升级装备,提质增效

  “现代煤矿必须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设备的转型升级,才能走出一条安全创效的道路。”矿长许东明坚定地说。

  笔者了解到,该矿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开发建成智慧化矿山综合集成平台,提升矿井智能化管理水平;在131302胶带顺槽投用先进的掘锚一体机,将实现煤巷(半煤)掘进工作面“掘、支、运”一体化作业;在131302轨道顺槽、171306轨道顺槽引进CMM2-24型液压锚杆锚索钻车,工作效率提高近3倍;优化深浅孔注浆参数,节约修护成本,上半年注浆修复巷道约960m,减少成本投入近132万元;171306轨道顺槽采用履带钻机施工顺层钻孔,减少钻场工程量190m,节约成本投入近200万元;建成111102自动化工作面,实现在工作面监控中心对综采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在1511采区建成单轨吊网络化运输,形成采区轨道上山、工作面风机巷及高抽巷连续直达运输,总运输里程达6000余米,实现人员、物料、设备联合运输,减少生产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深挖内潜,创新增效

  “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该矿强化“双创”管理,上半年共计收集各类“双创”成果75项,其中创新项目11项,“五小”项目64项,累计节约成本投入近亿元。实现矿井煤矸“共用系统、分时分段,分流提升”,商品煤综合煤质5015卡/克,比预算提高165卡/克,保证了产品销售质量。创新引入“双液”(水泥浆+水玻璃)注浆工艺,解决“孤岛”工作面巷道维护难题。优化矸石胶带机巷支护方案,过砂岩及石英砂岩层段取消锚索支护,少施工锚索(长度9.2m)90根,降低成本投入近7万元。优化120502胶带顺槽13~16#钻场施工方案,减少硐室工程量20m,节约成本投入近16万元。采用旧皮带面、废旧油桶加工简易水沟替代混凝土水沟,施工方便且可回收,共计施工水沟1900m,节约成本约16万元。

  (常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