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雪域高原新媒体时代诗歌力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西藏第一本有声诗集《西藏三章》读后

  ■ 李丙驹

2.jpg

●轮回的远方

  刘萱简介

  刘萱,笔名萱歌,西藏“雪域萱歌”微信公众平台和其主打栏目《雪域读诗》创办人,西藏第一个诗歌营地“雪域萱歌·喜马拉雅诗歌营地”创办人。

  曾供职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至2010年两届援藏后主动申请调入西藏工作,现居西藏。曾多次获全国散文诗奖项。著有散文诗集《生命·阶梯》、《生命高地》。

  其诗作《藏北三章》(二)荣登《2016.文传榜》国内“十大国学文字作品”榜单,在全国网络读者投票中位列第一。

  “她仿佛向诗而生,因诗而来”。这位用生命痴爱西藏的“小女子”用14年的虔诚与诗意足迹行遍地球第三极,出版了西藏第一本有声诗集,在西藏诗歌发展史上首次开创散文诗“三章”体形式书写西藏。

  诗集《西藏三章》由著名诗人、作家马丽华作序,并与著名诗人吴雨初、西藏大学著名藏族教授普布昌居、文化名人孙崇明联手向全国重磅推荐。

  西藏诗人刘萱(笔名萱歌)用十四年时间打造雪域高原第一本有声诗集《西藏三章》。这一句言简意赅的介绍,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新奇现代的境界。不仅开卷有益,而且开卷有声,其独特的视角,磅礴的诗意,奇异的想象,透彻骨髓的辞句,直抵现代人灵魂的深处,有一种站在雪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之情。

  萱歌,一朵盛开在辽阔高原的格桑花,正在雪域高原吟诵着自己非一般的经历。这个“小女人”原在国务院新闻办七局任副局长,2004年至2010年两届援藏后,主动申请调入西藏工作,现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据悉,她大学时代开始发表诗作,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等百余篇,并多次获全国性奖项,其中散文诗集《生命阶梯》、《生命高地》等颇受读者好评。

  文学创作重在“标新立异”,当萱歌这个“小女人”面对“大高原”时,就开创散文诗“三章”体形式书写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马丽华评价刘萱:她仿佛向诗而生,因诗而来,十几年来她在西藏所从事的工作正是对外宣介西藏,而在为西藏代言方面,诗歌自带了魅力光环。所以她不再限于一己抒发,独自芬芳。重返西藏的萱歌是乘着新媒体的“信风”一并回归的。在诗歌的旗帜下,集结起一群志同道合者,更多的热心参与者,联手打造了西藏第一个可供原创发表与有声朗读的微信诗歌平台——《雪域萱歌》。这段介绍,使人看到了一个形象:“左牵一只黄羊,右挽一个冬季”,任凭雪风扑面,在高处款款而行的萱歌。

  事实上,在《西藏三章》里,诗和远方,不再只是我等俗人眼目当中的空间之远里的河山之美,乃是时间意义上的“更加遥远的遥远”。正如马丽华所言:“重返西藏的萱歌,完成的是诗心的安顿和诗意的栖居,就此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人生轨迹。”

  被评论家称为“和神话一起活着,一起歌唱”的刘萱,唯其对西藏的痴迷,她诗中的西藏,成为更表达她个人的西藏——“悠久的云举着朝圣者的庄严,让古人的眼泪惊醒黎明变成花朵”,“我的歌词是否成为了你永恒的冰川,而你的魂灵是否早已长在星星上了?”她从一个人的写作到引领出《雪域萱歌》诗歌团队,用热情与真诚为西藏抒怀。当我们把闪现于喜马拉雅的“萱歌三章”放进自己的视野,它总能触碰到深爱雪域高原的读者心中的疼痛点和热泪盈眶的激情。于是,萱歌深沉地唱道:“无论我走得再远,即便今世的因缘再次坠入万古洪荒,那些不朽的魂灵仍然会被你永远地照亮!”

1.jpg

  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刘俐表示,自古以来,西藏不乏优秀的诗篇,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藏诗歌的创作开始再次苏醒和繁荣。《西藏三章》是雪域高原诗歌和朗诵群体回归的象征,更是西藏新媒体时代诗歌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笔者了解到,刘萱以无比的真情热爱西藏,为大力传承优秀藏文化,积极传播正能量,以时代担当精神,为让向往西藏、热爱西藏、讴歌西藏的海内外朋友“共同触摸西藏的灵魂和温度”作出不懈努力,她的《西藏三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散文诗《西藏三章》,以独特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静静的西藏惊世骇俗的美丽,仿佛一朵盛开在雪域高原的雪莲,圣洁、孤傲、超然、灵动,让有趣的灵魂在世界屋脊同频共振,使之成为一本了解西藏人文的独特文本。

  有人问刘萱:在您身上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政府公务人员,主持过上百场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另一个是坚持诗歌创作并有一定创作实绩的诗人。这两种身份也反映了您的两种性格特质。作为前者,您严谨、理智、干练;作为后者,您感性、浪漫、诗意。那么,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在您身上是如何被调整到一种和谐状态的?

  刘萱说,无论是在北京 ,还是在西藏,一直从事的是公务员的工作。我的工作要求非常严谨,要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和强有力的处置各种事件的能力。而工作之外我又是一个常常富有诗兴的人,二者较难统一。其实我认为这二者也并不矛盾,生活和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诗意常常能让人回到自己内心,随时看到自己,认清自己是谁和要往哪里去。而重要的工作任务又常常是现实版的诗意,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感知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和存在感,两者的关联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真善美。我的体会是,充满激情地工作也是诗人的特质,此时应该是理性的诗人;而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会在工作中为了心中的理想更加富有创造性,更加执着坚定,在西藏这种体会更深刻。

  诚哉斯言!祝愿萱歌在雪域高原唱得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