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锋
担任进驻广西等4省(区)的中央环保督察组负责人告诉记者:“回头看”督察绝不是为了查几个案子,而是要通过查案子,推动解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不敢碰硬问题。”督察组所到之处,检查之仔细,完全出乎地方意料。(新华社 7月17日 )
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开展“回头看”中,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任务繁重,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既看“面子”也看“里子”,曝光了59个典型案件,既让地方个别党政领导敬佩,也让其汗颜。因为环保督察组的“细”,表明了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压实了地方党政治理环境突出问题的责任。
“细”方能查准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是带着问题去,目标上检验各地的整改成效。个别地方和企业为了在“回头看”中交上合格的答卷,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让各种环保问题,披上了治理合格的遮羞布。然而环保督察组既不按照地方规划线路走,也不按地方的整改报告出牌,从河北到内蒙古到广东等10余省区,始终抓住细节不放,问题不弄清楚决不罢手,结果查出一系列的“假装整改”“表面整改”以及“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问题,并通过与当地“一把手” “聊天”、共进“早餐”方式,指出在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上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不敢碰硬问题,通过督政强化了地方党政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细”方能压实责任。细致的督察作风,警示地方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不容心存侥幸。在中央监督执纪问责利剑高悬下,为何个别地方还在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上假作为呢?担心过度的环境治理影响GDP的增长,缺乏动真碰硬整治环境突出问题的决心,故在应付上级督察中,帮助企业采取临时停产或对污染废品进行简单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然而任何侥幸行为都难以逃脱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群众监督的慧眼。在“回头看”中,10省(区)立案处罚生态环境违法企业(单位)5709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还有一批党政干部被问责,让还在梦中的党政干部警醒,自觉在履职中担当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
“细”应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作风。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细中为各地树立了抓工作落实的标杆,也表明了中央治理环境问题的态度。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要以细致的作风,严密的法治思维,动真碰硬地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做到环境问题治理和修复不达标,责任不脱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据地方的资源特色,以科技为支撑,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把环境保护的举措落地见效。同时对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不力的单位和企业,要运用党纪法规的利剑持续问责,才能祭出党员干部的担当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