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强
“蔡总天生就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做事绝不‘战战兢兢’,而是敢想敢干,在别人都感到绝望的时候,在他身上总能看到希望。他把事情总往好的方面看,即便遇到最闹心的事,他总是积极乐观,传递给员工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稻花香集团党委副书记方丽华对记者谈起蔡宏柱时感慨万分。方丽华到稻花香工作已经快20年了,对稻花香有着深刻的认知。她说:“蔡总的乐观很能感染人。”
7、乐观通达——坦荡浪漫情怀
2012年12月,白酒塑化剂实践发酵,成为压倒白酒的最后一根稻草,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挤压过度、经销商成“堰塞湖”等弊端显现,白酒告别了“黄金十年”。很多人对白酒的前途忧心忡忡,认为稻花香“亮剑500”是天方夜谭。
蔡宏柱很乐观,他应用了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给员工提振信心,对“515”目标豪不动摇。事实证明:蔡宏柱人言必信、行必果、果必达。2006年以来,稻花香接连实现了“151、252、353、505、707、10010”等宏伟目标,一次又一次刷新业绩,震惊世人。后来,亮剑500亿成为了现实。
有人说,心态决定命运。人生总有坎坷,总有遇见黑夜的时候,好心态能时时燃起心中那盏不灭的心灵之灯,会把一个人从黑暗之中解救出来。蔡宏柱心态好,不仅促使他取得了成功,也提高稻花香人的幸福指数。蔡宏柱被病魔无情地击倒过,被世态炎凉的世俗伤透过,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他却依然微笑着热爱生活。
8、不忘初心——领着乡亲致富
20年前,记者第一次到龙泉,迎面而来的是土路街道飞扬的尘土,柏临河边杂草丛生,南岸只有一片片土墙茅草屋。
今天的龙泉,酒香拂面,高楼如云,一条条宽阔的街道穿越在小镇市民爽朗的笑声中。柏临河畔,碧水悠悠,水榭亭台,水车咿呀。南岸厂房林立,现代化的办公楼、宾馆展演着时代的时尚和荣耀;北岸车水马龙,商业门店前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布满了花园式小区、大型商超……稻花香集团党办主任雷克军告诉记者:“现在的龙泉人幸福指数很高,什么都有,不像以前,都想去大城市,现在反而是在大城市居住的想来龙泉了。”
超常发展,不忘初心,蔡宏柱的初心就是让家乡人摆脱贫困,都过上好日子。2006年,蔡宏柱提出以白酒产业为龙头,以发展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为方向,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开展“五级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领家乡农民奔小康。
蔡宏柱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的第一个议案,便是《关于将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的建议》。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一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了农业增收的典范,解决了上万名农民的就近务工的出路,带动了城乡百万人致富。
“一个企业必须肯为老百姓和消费者着想,为老百姓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讲诚信、有价值、有前途的企业。”蔡宏柱如是说。为了丰富家乡人的生活,蔡宏柱不仅把稻花香打造成了花园式的工厂,投资改造了柏临河生态环境,修建龙泉铺古街,而且还在龙泉盖起现代化电梯公寓,绿化了龙泉的街道……
蔡宏柱对家乡、亲人、朋友、员工有着深深的责任感,在他发家致富之后,他没有像那些“聪敏的企业家”一样,去大城市搞总部经济,而是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在稻花香的引领下,龙泉变成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康明星乡镇、中国特色小镇,蔡宏柱的许多乡亲、朋友创办了企业、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豪车,这些都和蔡宏柱密不可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