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来形容苹果的引领者角色,这要归功于乔布斯定下了“模拟失败”的规矩。
■ 梁水源

有这样一家企业,每周要开一次例会,例会的内容就是——模拟企业失败在哪里。奇怪的是,这家公司不但没有失败,反而成为世界知名企业。2011年2月,这家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2011年8月,这家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这就是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现在无限风光,成为全球最令人艳羡的科技公司。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前,在IT行业及互联网经济泡沫被击碎的当时,苹果公司也濒临破产。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领导下,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在每周的例会上,公司管理层都会讨论经营理念、产品及销售策略,讨论来,讨论去,常常老调重弹,毫无新意,对公司的发展也没什么帮助。有一次,销售总监模拟公司可能“失败”的环节,比如,公司是否能为消费者创造有趣的、功能齐全的、完美的产品?如果不能,公司可能会失败在产品创新上;比如,公司的产品能否改变人们每天使用电话和电脑的方式?如果不能,公司可能会失败在消费者的习惯上;再比如,公司产品能否基于简单、易用和功能的标准,并拥有一批铁杆的苹果粉丝?如果不能,公司可能会失败在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上。乔布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定下规矩,每周例会就模拟自己失败在哪里。
苹果公司根据“模拟失败”的结果,再选择产品设计方案,在产品研发的每个阶段,公司都会邀请用户体验,并从中获益匪浅。苹果在创新上令同行嫉妒,总是走在别人前面,有人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来形容苹果的引领者角色,这要归功于乔布斯定下了“模拟失败”的规矩。乔布斯虽已逝去,但苹果神话仍在继续,目前仍然稳坐市值世界第一宝座。
苹果公司的成功,与公司这种追求完美的“模拟失败”是分不开的。理解了苹果公司的这种“模拟失败”理念,就能理解为什么苹果公司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消费者好评,甚至垄断了整个行业。也因为有了“模拟失败”制度,让无数精英可以对公司的发展畅所欲言,愿意留在苹果公司做事,让苹果公司打败众多对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作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苹果公司所采取的“模拟失败”策略,是一种对企业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态度决定高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家企业能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那么成功就会越来越近,即便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之后也能产生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