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名酒汾酒之制曲技艺传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38年前,刚刚20岁的小王师傅,进入汾酒厂制曲班成为了一名学徒。初生牛犊不怕虎,刚进厂的小王师傅,雄心勃勃,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超越大师傅。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这是小王翻“人字形”曲的第7天,一大早,他就拉上线靠上板开始翻曲。弯着腰忙碌了一上午,眼看就要结束了,师傅进来看了一眼,一句话没说,一脚就把曲阵踹倒了。看着自己精心摆出的人字形就这样被师傅踹倒了,委屈涌上小王心头。

  虽然后来师傅解释了是因为摆的不合格,线不直,小王师傅也知道正是因为师傅的严厉才练就了自己一身的本事,但这件事依然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那时候,制曲技艺的传承就是这样,信奉的是严师出高徒。

  转眼30多年过去,“小王师傅”变成了“老王师傅”,当他也开始按着师傅的方法教徒弟时,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套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徒了。怎么办?技艺还要传承,曲还要有人制。王师傅想起当时的感受,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徒方式,根据新学徒情况因材施教,创新传承方式。

  两年前,大学刚刚毕业的小孟进入制曲班,成了王师傅的徒弟。刚进厂的小孟很忐忑,因为父亲也是汾酒厂的制曲师傅,小孟从小就听多了父亲说自己师傅多么多么严厉,3个月后,小孟的不安达到了顶点。小孟跟着王师傅学卧曲。看着自己摆的参差不齐的一字形,想起师傅的师傅直接踹倒曲块的传闻,小孟的头越来越低。就在小孟以为王师傅要发火的时候,只听王师傅说到,“过来,看看你是从哪里开始出的错。”猛地抬起头,小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过来,还得我请你啊。”小孟马上蹲在了王师傅身旁,看师傅一块一块的给自己指正。小孟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辜负师傅的期望。

  丢弃和改变“旧传承”里的不合时宜,创立和张扬“新传承”的互动方式,为原本刻板的师徒关系增添了温情和意义——这是汾酒制曲的灵魂,毕竟人是酒之魂。

  顺应时代的变化,丢掉旧的,改变方式,创立新的,一切为的是中国优秀的技艺遗产——制曲工艺能够长远传承下去。

  (汾酒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