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明胜 记者 赵占岭 文/图)春风徐徐微微送暖,瓷器件件熠熠生辉,千年古塔巍巍耸立,商贾人人面露笑颜。4月18日上午,由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商务厅主办,应县人民政府、怀仁县人民政府、山阴县人民政府、朔州市经信委、朔州市旅发委、朔州市商务局承办的“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在闻名天下的应县释迦木塔脚下盛大启幕。
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交易会的主题是,培育壮大朔州市“2+7”产业格局中的高端陶瓷产业、打造中国陶瓷产品出口基地、提升朔州陶瓷产品在全世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坚持“展销结合、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原则,力争促进朔州陶瓷产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让朔州陶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本报记者(右)采访参会客商
来自澳大利亚的陶瓷采购商麦克斯先生在交易会开幕式上用既精彩又质朴的词汇,向在场的企业家们讲述了他和他的企业的成长经历。他向人们揭示了一位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素质:一是要懂得感恩,用感恩的心怀回报社会、回报亲人和朋友。他特别感谢他的父母、感谢他的团队为企业所付出的积极努力。二是要诚实守信,用诚信的态度做生意。麦克斯先生表示,这是他第三次参观中国陶瓷商业中心,他对朔州的陶瓷市场很看好,也希望未来和朔州陶瓷商建立更强大的合作互利关系。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键宣布“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开幕”的话音刚一落地,交易会现场顷刻间呈现出一幅传统与现代相融合、陶瓷与人文相辉映的秀美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每一件瓷器无不绽放出夺目的斑斓炫彩,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感到惊诧和兴奋!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朔州是中国北方日用陶瓷生产基地,陶瓷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据有关记载,以怀仁县吴家窑为代表的中国北方陶瓷,兴盛于辽宋,一直绵延赓续,薪火相传,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陶瓷文明。千百年以来,使以怀仁陶瓷为典型代表的朔州陶瓷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朔州陶瓷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朔州以改革的精神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用创新的魄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陶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集陶瓷制作、陶瓷经贸、陶瓷科技、陶瓷文化为一体的“大陶瓷”产业格局,让千年瓷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据悉,本次交易会吸引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海内外采购商参会参展,80余家采购商和投资者深入陶瓷生产企业实地考察对接。截至4月19日下午16时,此次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共签订贸易订单144份,交易额11.1亿元人民币。其中外销订单41份,交易额2.63亿元人民币,内销订单103份,交易额8.47亿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3个,总投资额39.3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