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每个女人都是花魂,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朵可观的花,花样般的容颜,花样般的心灵,花样般的情感,花样般的人生。春风熙暖,阳光灿烂。女人犹如三月的花,开在最美的季节; 女人都是人间天使,伴随着春天的和风细雨,在阳春三月向我们娓娓道来——
飘过村庄的雪
■ (湖北)梁灵芝
立冬了。 风,撕碎云朵,芦苇刹那间白了头。风,抡起刀子随意横扫。树枝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也松了手。村庄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房屋的檐角分明。稻草堆圆了,苞谷秆理顺了,棉柴码齐了。辛苦了一个季节的农具靠在闲屋的一角睡着了。骑在树杈上的老玉米滚进了粮仓。村里的人闲了,拢着手四处转悠。他们在等一场飘落的雪,就像等候姗姗归来的亲人。
小雪节前后,一场浅雪落下来了,躲躲闪闪的,一副怕见人的模样。人们欣欣然张望着,打开门跑到空地上去迎接。一时间,无数的胳膊向着天空伸开。一朵,两朵,三朵四朵,朵朵精致,朵朵优雅。它们音符一样地漫天翩飞,有着轻盈的身姿,动人的气息。一朵朵雪花拉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一朵朵雪花牵着大人们找回温软的情怀。一场浅雪落下了,柴垛戴上白绒帽,落光叶子的树枝有了潮湿的吻痕。一抹浅雪抹在农家的红瓦房上,冬的意象顿时灵动起来。而雪花并不在意此刻的相守。它倏然离去,地上只留下浅浅的湿痕。你去野地里看看,麦苗儿欢喜的泪珠还在。
小雪后会跟着大雪。一场呼呼的西北风后,大雪就飞回村了。村庄,拥着厚厚的棉被坐在雪里。一时间,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高高低低的树枝上托着一团团雪。那些光秃秃的枝桠,似乎就是为了一场雪而空寂的。拥着铺天盖地的大棉被,所有的物象都进入梦乡。世界安静下来,听到的只有呼吸和梦话。羊懒洋洋地嚼着干草,嘴角的泡沫一抖一抖的。它梦到了青草。老牛卧在石槽边的稻草上,它梦到了泥浪滚滚的稻田。村庄的梦更香。梦里,小麦、稻秧甩着绿袖子随风摇曳。梦里,或许还有布谷的呼唤,燕子的呢喃,青蛙的鼓点。睡在瑞雪的厚棉被里,村庄的梦酣甜。它忽而翻身呼出口气。老灶台听见了,忙忙把炊烟举过屋顶,像一面乳白色的旗帜。
一场雪飘落下来,天地间白茫茫的。有了毛茸茸的银饰镶边,老槐树也不显得瘦骨伶仃了。沟渠裂开的缺口也愈合了。有了一场雪的覆盖,路旁的枯草再不瑟瑟发抖了。树上,总有几枚柿子守在枝头,红红的脸庞顶一抹白雪,俏皮十足。麻雀从来就是村庄的亲戚,它们为村而生。十多只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的东家长西家短。忽而旋落在雪地,忽而飞回枝头。乌鸦不多见,村外大堰那边的杨树上却有。它从这个树杈飞到另一个树杈,或者一动不动地站着。它轻易不开腔,一出声就是黑白哲学。一场风把乌鸦的箴言吹远,一场风还会带来另一场雪。
村庄的出口是路,路的尽头是庄稼地,也是远方。在一场雪里,通向田间地头的路睡着了,它紧紧地搂着草根睡,搂着车辙睡,搂着牛羊的蹄甲窝睡。过不了多久它就会醒来,醒来的路领着农人走进麦地去拔草,领着牛羊去重新划属河岸的草滩地。也有一条路是半梦半醒的。路上,一伙穿红挂绿的人吹吹打打,蜂拥而来。沿路撒下嘻嘻哈哈的笑声和鞭炮的碎屑。有时,路上也会有打着灵幡的人走过,哭声呜咽,唢呐苍凉。一场雪带来新生命的蓓蕾,一场雪也会埋葬枯朽的骨头。这一切,走过路上的羊群知道,吹过路上的风知道,一场场飘过村庄的雪更知道。
冬至过后,不管再大的雪,都掩不住通向远方的路。村民上街的多了,背包提箱的也多了。雪在村庄里燃烧,外出谋生的年轻人都回来了。一个人,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即使在无雪的南国羁留许多年。只要一枚雪球曾擦亮童年的欢笑,一行的脚印曾收藏过歪歪斜斜的初恋,一炉火苗曾映红母亲的脸。一个人血脉里有着故乡雪的因子,掌纹里有着故乡禾稻的香味,这一辈子就再也忘记不了一场雪。走千山涉万水也要回到一场雪,与家人团聚,融融炉火,饮酒话平生。唯有如此,生命才得以完美。
一场雪后的村庄,古朴,散淡,简约,像一幅水墨画。 一场雪后的村庄,禅意,安静,悠远,似一支古琴曲。一场雪后的村庄,温馨,祥和,厚实,是我们的母亲。一场雪后的村庄,倾倒出百年陈酿,酵香浓郁,醉人肺腑。村庄的孩子们可以纵酒,可以高歌。行走在飘雪的村庄,除了炊烟,天空中再也不会有别的神灵!(主持:刘帆)
常记青青河边草
■ (广东)叶瑞芬
那一年,我三岁,每天最高兴的时刻莫过于听到母亲的召唤。满手泥巴的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在地里摸爬滚打了一整天的母亲后头跑去河边,傻乎乎地摹仿着她先掬把水洗面,轮流伸出双脚往水里拨动,之后就可以清清爽爽地回家去了。
有那么一次,我脚下一滑,身体便不由自主地跌落河里去。母亲大惊,连忙伸出双手一把扯住正像断线风筝般随波飘去的我。水流太急了,母亲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去紧紧握住河边唯一可以借力的一把青草,终于好不容易把我捞上岸来。
当年母亲的处境其实是很不如意的,家里兄妹众多。排行老幺的母亲直等到近十岁才好不容易盼来了上学的机会,母亲万分珍惜这个机会并因为成绩突出被选为班长,可是读了没几年书,不走运的她不得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横遭辍学并被遣送到农村这个所谓的广阔天地按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整整十年的蹉跎岁月里,母亲无奈地实践着一个少女向妇人的转变。除了我,母亲还生养了两个孩子,在乡间举目无亲的她只得每天背上一个、怀里一个,再加上手中攥着一个,艰难度日。加上同为知青为生活所逼而偷偷跑回城里打工的父亲遭人举报,母亲当时的境况实在不是后来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然而她不仅没有放弃自己,还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三姐弟拉扯成人。无数个闷热难捱的夏夜,母亲让我们枕着她并不强壮的臂弯,就着星月虫鸣,在她娓娓动听的故事伴奏下酣然入梦……
长大之后,我离开了已逐步走向小康的母亲的家,开始开拓自己的天和地,一一经历着种种意料之中甚或出乎意料的波折和痛苦。每当绝望之际.童年时曾经溺水的那一幕总会俏然浮现眼前,鞭策着我去扪心自问: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在将要把我淹没的这条河边难道真的连一根赖以活命的稻草也不存在了吗?生活本身就是在许多的辛苦和烦恼中存续着的,人必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痛苦,从痛苦中了解人生的真谛,从困难中汲取生存的经验,从愁苦中寻找快乐的源泉。母亲用她的言行教会了我理应苦中作乐,珍借自己的拥有。
机缘巧合,儿子三岁的时候,我和他作了一次旅游。在海南岛有名的景点博鳌滩上,我拥着小儿踏浪而行,谁也预料不到,忽然一个巨浪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然扑向我们。当浪潮从我的胸腹间退去的一刹那,我发觉曾被海水没过颈项的小儿正迅速脱离我的掌握,我汗毛倒竖,脑海一片空白,唯一的本能就是再度去紧紧把握住他那稚嫩的小手,那是我最最实在的幸福和希望啊,也是一个母亲根本的良知和责任。我想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我和我母亲当年的感受应该是相同的:因为有了爱而痛苦,也因为有了爱而幸福。
谨以此文与天下母亲共勉。(主持:刘帆)
婆婆妈
■ (四川)汤艳琼
婆婆妈四川方言里指的是丈夫的母亲,自古有一个俗语: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说明从媳妇到婆婆有着银河系的距离,这也是婆媳之间扭矩的不可抗拒。我很幸运,经历了两个婆婆妈。第一个婆婆妈是小县城里的居民,也带着小县城居民的优越感盯视我,用她们的视角来约束我,我天生直肠子,不到半个回合就丢盔弃甲。然后在心里就生出很多岔子,把婚姻生活之路弄得九曲回肠,最后净身而出。也许她无意伤害我,毕竟习惯环境和思维有时候是无法对抗的敌人。
第二任婆婆是小山村的农民,她已经85岁了,她个子矮小精瘦,矍铄,老家的生活很好,早已不种田了,可是老母亲非得要把边边角角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上豆子蔬菜,家里还养了很多鸡鸭猫儿狗儿猪崽。每次回去总会看到她满身泥土,十指苍苍,满脸尘灰,她煮饭时我总会搭把手,不是自己喜欢做,而是怕她满身满手的脏土。很多时候老母亲会嘀咕:我自己能养活自己,不需要你们儿女花钱。一副不给子女添麻烦的感觉。当时我心里嘀咕,啥婆婆,哪年没有给钱?所有的医药费生活费我们都付了,还逞强,这不是当众打我们做晚辈的脸吗?我感觉有些不好对付。有前车之鉴,惹不起就躲呗,一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倒是每次回去老母亲总是用橘子皮那样的枯瘦的手拉着我:哎呦,你怎么吃这么少,你怎么有力气做活?我害怕那双黑瘦枯皮一样的手触摸我白净的手指,我急急地抽回手,泛着眼睛告诉她:正是因为他儿子看在我吃的这么少,认为我好养的份上才娶的我。我哪敢告诉她:我怕长胖,我的工作只凭脑子,不拼力气。
那年老公辞职出来单干,他不是个心机重的人,最大的弱点是很善良,后来工地上有人携款跑了,欠账的人又死了。他狠不下心来找那些人的妻儿子女,硬生生地让自己承担。所有的外债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一个债主的电话都让我们心惊肉跳。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欠债是多么憋屈的哀歌,尽管后来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基本上还清债务。那一年回家过年,天很冷很冷,小雨夹雪,到家时,老母亲像往常一样,拉着我们两,看了又看,非得说我们瘦了。还用那核桃皮一样的手捂住我的手还不停地哈气暖手。我有些不适应,讪笑着,老母亲提早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吃的,尽管很唠嗑,可是围着桌子一大家子吃饭时老公很刻意地胡侃乱吹,他怕老母亲担心。看着老公,老母亲一脸的骄傲和慈祥。那时我看到家人的温情,没有城里人那些穿过每个动作和字眼里漏下来的算计和薄凉。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母亲到我们屋里来,手里拿着一个废旧的包装衣服的纸袋,拿出一叠厚厚的钱来,整整有三万多,她很平和地给老公说:做生意失败就算了,我这儿有一些钱先拿去用吧。那些钱很潮湿很润,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到灰尘划过手指腻腻的感觉,稍微抖动一下,在农村白炽灯光下,可以看到一些霉菌灰在飞扬。原来是大哥告诉她老公亏惨了。这些钱不知道老母亲攒了多少年,她一向很节俭。那段时间要债的,心理的压力都快把我们压垮了,没想到在最难的时候老母亲还在发扬老母鸡的精神,让我这个对婆婆妈有着一些芥蒂的媳妇愧疚感油然而生,我一向自觉聪明,哪里跌倒就让哪里滚蛋,可是这个年迈古稀的老母亲偏偏让我这个小心眼生生的感动得流泪。
回来前,老母亲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一直没有嫌弃他,一直帮他。我知道婆婆话里的意思,在这个用金钱衡量婚姻感情的时代,我用微薄的力量做好老公身后的那个女人。我凑到她跟前抱着她用脸贴着她的脸颊,她先是瑟缩了一下,然后不可置信地看了我一眼,眼睛却忽然涌上潮湿的笑意,她的脸灰暗干涩,身上还有一股泥土腥味儿,但此时对我来说都是无法言说的温暖。婆媳关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话题,尤其在中国,提起婆婆总让人联想到冰冷的脸孔,挑剔的眼神,讥讽的话语。可我这位淳朴而善良的婆婆总是在风雨中留一隅暖席给他的子女。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多回老家几次。谁说婆婆不是妈?婆婆妈,婆婆妈,去掉婆婆不就是妈。(主持:詹义君)
女人花开三月天
■ 张永生
三月的季节,阳光温暖,春风和煦,雨水缠绵,像极了女人的婉约与温柔,让整个季节始终表现出美丽和灿烂。三月的花朵,艳丽清幽,淡雅灵秀,华茂芬芳,犹如女人的笑脸,热烈甜美,温婉含蓄,嫣然中总有几分情致和细腻。
人间三月,是春的光阴,更是女性的时令。一个伟大的节日,让女人与三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三月的天,似乎是为女人设计,经过一个冬日的女人,阳光下越显妩媚。
三月的天,桃红柳绿梨花白;三月的花,娇慢吐蕊沁芬芳。女人心中的花,慢慢为三月绽放。女性的独立、个性的张扬以及美丽的绽放,让这个节日充满时代赋予的新主题。三月是属于女人的,不仅因为节日所带来的快乐,她们更是以特有的美丽装点着春天的景致,让这个季节充满温暖、和谐与幸福。三月里的女人,美在她们与这个季节的相融,美在她们与花儿的相拥。那是娇艳的美、芳香的美、羞涩的美。这种美,蕴含在女人的健康、智慧与自信之中。
女人,是三月里一道美丽的景致。沐浴着三月的阳光,聆听着三月小雨的呢喃,一路尽显婀娜,一路风姿绰约。三月里的女人是一首诗,在寻常的平仄中创设出崭新而美的意境;三月里的女人是一首歌,在舒缓悠扬的旋律中演奏出动人的篇章;三月里的女人是一幅画,让人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感;三月里的女人,是一种完美的生活姿态,内敛而不张扬,端庄而不做作,让人心生敬意。
很喜欢《红楼梦》中对女人的描述:每个女人都是一缕花魂。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朵可观的花,花样般的容颜,花样般的心灵,花样般的情感,花样般的人生。花以最细致的灵魂诠释了女人,赋予女人灵动的生命力和无法言喻的隐秘的魅力。世间很多美丽的词是赋予女人的,也只有女人才配得上那样的词。
女人如花,开在最美的季节,于绚烂中享受着绿叶捧红花的娇宠。有人这样妙喻:女人20岁是桃花,鲜艳润泽;30岁是玫瑰,火红迷人;40岁是米兰,含蓄成熟;50岁是兰花,从容淡定;60岁是棉花,温暖贴心。一路走来,女人将自己的花期越放越长,随光阴流转,沉淀着岁月的静美。
春风熙暖,阳光灿烂。朵朵娇美的花儿左右摆弄,与女人的身影,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定格成一张张比花儿更鲜活的幸福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