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周要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四川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重大判断,在四川就能找到活生生的例子。”四川省农业厅主要负责同志举例说,四川是粮食主产省之一,但常年要从省外调入50亿斤优质稻谷、230亿斤加工转化用粮,占省内产量的40%以上;四川是全国的畜牧业和西部的水产大省,但牛羊肉自给率只有85%,兔肉消费占全国六成但1/3依靠外调,淡水水产品自给率不到70%。

  针对上述结构性矛盾,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加快发展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川果等“川字号”特色产品,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

  种什么,看市场。根据市场行情,四川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搞好品种熟期搭配,因地制宜错季发展,实现均衡上市。针对“早不过两湖,甜不过赣南”的现实,柑橘产业重点发展晚熟品种。眉山果断淘汰市场不占优势的红橘等劣势品种,引进培育晚熟品种,现在“不知火”已火遍全国。

  养什么,看需求。四川在巩固粮油、生猪等优势农产品基础上,大力发展水果、蔬菜(食用菌)、地方名优水产品等市场紧缺优质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加工品和中、高端农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

  卖什么,塑品牌。四川不遗余力打造“川字号”品牌。以茶叶为例,四川省财政投入5000万元打造“天府龙芽”全茶类省级公用大品牌,吸引全川137家企业加入,抱团发展。(刘裕国 王明峰 白之羽 邱超奕)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扶持树立一批品牌

  3月20日,“四川智造·川酒问道———2017川酒企业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现场启动了四川智造-酒类行业平台,以推动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酒企整体品牌升级和智造工艺的转型升级。

  “四川智造”酒类行业平台定位为四川酒类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借助腾讯在互联网行业领先优势和大数据资源,按照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创新模式助推企业转型和升级,协助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咨询、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问题,扶持和树立一批四川品牌。

  “品牌建设是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重点。”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分三个层次全力打造川酒品牌,一是把“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成国家名片,进一步深化区域品牌建设、区域产业合作发展;二是把各产区品牌做实做强,充分利用“宜宾酒”“泸州酒”和“邛酒”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强产区产品依法认定、认证工作,强化整体宣传提升产区品牌效应;三是把企业品牌做精做长,全力打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老字号等品牌产品,全力实施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个性化发展。

  上述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0年我省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支撑食品饮料产业突破万亿元。(陈岩)

  2020年四川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63%

  四川省农业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正式启动农机装备发展行动。

  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满足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需求,基本满足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需求。区域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技术模式基本建立,建成四川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发适应四川丘陵山地的耕种收农业机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3%,到2025年达66%以上。

  因农业生产区域多丘陵山地等实际,农业装备支撑不够一直是四川省农业发展的短板,2015年底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

  四川省将以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为着力点,加强重点关键技术攻关,开展22项重点行动,包括丘陵山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行动、茶园生产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行动、农机数字化智能设计与“众创”平台等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行动、光伏农业方向的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行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质量提升行动等。

  (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