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形成物流大通道体系 珠海位列重点联运枢纽
近日记者获悉,在交通运输部最近发布的全国物流大通道和节点示意图中,珠海被列为区域重点联运枢纽(城市)。
据了解,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联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重点推进11条物流大通道和85个节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物畅其流、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的物流大通道体系,全面带动和提升全社会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大通道是指由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跨区域、长距离、高强度货物流动走廊,具有交通资源密集、战略地位突出等特点。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对于加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前推动形成85个物流大通道节点,包括23个国家骨干联运枢纽(城市)、51个区域重点联运枢纽(城市)和11个陆路沿边口岸枢纽。在广东省内,珠海、湛江、汕头、东莞被国家列入51个区域重点联运枢纽(城市);广州—深圳、佛山则被列入国家骨干联运枢纽(城市)。(谢成)
福厦被列入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了《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构建多层次物流网络,区域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记者注意到,该规划列出了39个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和64个区域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其中福州、厦门均被列入全国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泉州、漳州被列入区域性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福州近日出台了《“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江阴港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国际集装箱运输重要枢纽和外贸整车进口重要口岸,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300万标箱以上,整车进口突破3万辆;闽江口港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水产品集散地和城市物流配送基地;松下港区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粮油、水产品类冻品和畜牧储备中转运输基地;罗源湾港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港口重要的大宗散货储备中转港运输基地。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建设成为“海丝”门户枢纽空港。
据了解,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导生产,扩大消费。(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