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机器人纳税是个超级馊主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注册会计师 盛翔

  “如果一个机器人在工厂做与某个工人同样的事情,我们也应按同等水平向它征税。”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税单将是阻止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杀伤性武器。如果机器人将大范围取代人类工作岗位,那它们至少应为此买单。(2月21日新华网)

  机器人应该纳税的奇葩观点,在西方媒体上很常见,早在18世纪,就有反对“机器吃人”的勒德分子。他们通过打砸织布机、织袜机来发泄被机器夺去工作的不满。

  事实一再证明,机器没有吃人,反而大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了社会财富,全世界人口比18世纪增长了十几倍,也没有出现可怕的大规模失业。

  所谓充分就业如果就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本身,那么,一切技术进步都是错的;人们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地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社会,才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因为那种社会才是真正的充分就业,以至于充分得完全没有休息时间。机器人明明不是人,它们只是为人类工作,它们也不拿工资,却要求其缴纳所得税、社保税,世间再没有比这更荒谬的逻辑了。

  必须承认,机器人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失业,至少在初期是如此;但是,它同时也会新增就业岗位,比如制造机器人、操作机器人、维护机器人,这些都需要人来做。企业主之所以更愿意使用机器人,当然是因为比使用人工更便宜。

  问题是,除非企业主是守财奴,否则这些钱必然会被花出去:要么用于个人消费,要么用于扩大生产,要么用于新增其他投资,要么通过银行借给其他需要资金的企业主。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进一步新增就业机会。

  当然,当竞争对手都开始使用机器人,企业主额外的新增利润可能就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效率的提高会通过市场竞争,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方式回馈消费者。得到好处的消费者,要么更多地消费,原来买一件衣服现在可以买两件,要么把因为降价省下来的钱买别的,总之都会新增就业。

  相反,如果要求机器人纳税,带来的结果只有两种:使用机器人的企业主没有新增利润,无法扩大生产或者在其他行业新增投资;消费者该得到的降价好处得不到,个人生活水平既无法提高,也无法通过更多购买产品促进就业。羊毛出在羊身上,机器人纳税不会新增就业,却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机器人纳税之所以是个馊主意,因为它只考虑到了当下那部分新增失业者的局部利益,却丝毫没有考虑到长期对全社会整体利益的影响。技术进步会造成短时期失业的增加,这些群体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但是永远不能否认,技术进步会极大地促进生产,从而增加人们的货币工资,降低相关商品的价格,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