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绵竹玉泉镇传统羽绒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虹 王义超 童登俊  

  具有30年发展历史的玉泉羽绒产业,在该镇全力打造“川西羽绒特色镇”的契机下,实现着大跨越、大发展,散发出川西羽绒之乡的独特魅力。

  羽绒产业集群发展

  寒冬时节,正是羽绒制品销售的旺季。在位于绵竹玉泉镇益豪羽绒制衣有限公司的制衣车间里,堆料、剪裁、缝纫……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公司在全面完成2016年的订单外,还积极谋划着2017年的发展。作为一家从家庭式作坊不断发展壮大的本土企业来说,企业也见证着玉泉羽绒产业的发展。

  对于这些年玉泉羽绒产业发生的巨变,从事羽绒行业20余年的益豪羽绒制衣有限公司老板张生凯颇有感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业至今,羽绒产业发生的点滴变化,我都没有错过。”张生凯丝毫没有夸张,他所创办的这家羽绒制衣企业,就宛若玉泉羽绒产业由小到大、由大趋强的缩影。“在创业之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是如今这番模样。”谈及企业的变迁张生凯娓娓道来,“1994年到1999年,那是创业最艰苦的时候,我和妻子用家里的积蓄租了一家门面开始订制羽绒服。最开始的那一年,没有经商经验,客户又少,生意很不好,甚至亏了本。”张生凯说,虽然经营不善导致亏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到1999年,自己就发展到了三家门面。2006年,玉泉的羽绒产业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培育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看到玉泉羽绒产业新的发展契机,张生凯于2009年在玉泉镇建立了四川凯歌羽绒厂,专门从事羽绒服生产加工。玉泉的其他羽绒制衣企业也抓住机遇,不断加强自身的生产建设,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发展起来。

  为了促进羽绒产业集中集群发展,绵竹玉泉镇以打造“川西羽绒特色镇”为目标、以产业链发展为方向,着力打造这一特色产业。为了促进羽绒市场的繁荣,该镇打造了羽绒一条街,集羽绒产品制作、销售等为一体,实现羽绒制品的集中交易渠道;同时,规划修建了羽绒制衣产业园,不仅促进了本土羽绒制衣企业的入驻,还招商引资来了知名制衣企业,实现羽绒制衣产业的集群发展。接下来,该镇还将继续在推动羽绒制衣产业自主创新,引导羽绒制衣企业创新设计、提升档次,积极引导企业创立发展自主品牌,培育壮大产业基地,做大羽绒服装总量,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增强玉泉羽绒服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上做文章。

  “互联网+”助力产业腾飞

  轻点鼠标,“玉泉造”羽绒服赫然呈现在眼前,供顾客在网上挑选和购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玉泉的羽绒制衣这一特色产业纷纷“触网”,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行情,突破发展瓶颈,加强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羽绒产业由传统经营到电商营销的历史性嬗变。

  益豪羽绒制衣有限公司就是“触网”发展的企业之一。目前该企业已完成以“DIDA迪黛”为名的淘宝店铺建设,店铺以“凯歌”、“千仞雪”、“迪黛”等自主品牌销售为主,商品不断上线。同时,该镇的青年企业家积极共同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实体店的抱团“触网”,共同发展。接下来,该镇羽绒制衣企业还将以我市电商产业孵化园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交易模式,让玉泉镇本土的羽绒、羽绒服等通过电商销售,借助“农村淘宝”电商平台,以“私人定制”和“个性化定制”等方式在互联网上拓宽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