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雷军: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雷军永远记得一个日子,1991年11月4日。这天,雷军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遇到了久仰大名的文字处理软件WPS之父求伯君。求伯君递给雷军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香港金山副总裁”。“我看到的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全身名牌。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雷军回忆说。

  求伯君是中国第一代码农的代表。他为了WPS,把自己锁在宾馆,每天只吃方便面。其间因为肝炎住院三次,后来在医生的劝说中,把电脑放在病床前战斗。后来,这款产品成为金山公司的主打产品。

  求伯君一度成了雷军的榜样和转折点。

  

  疲惫苦干

  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8岁考入武汉大学。害怕落后于人,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他少年成名,两年修完大学课程,出了两本教材,几乎拿完所有的奖学金。在编程上,这是一个跟求伯君差不多的物种。

  时至今日,当雷军谈及小米创始原因时,总会提到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的《硅谷之火》。这本书里的乔布斯给了他一个梦想。值得一提的是,大四的雷军为一流公司的梦想,曾跟人合伙开了一家创业公司三色。他们的产品是仿制金山汉卡。但随后又出现比三色公司更厉害的抄袭大王,直接把三色的产品给抄袭了。半年后,三色倒闭了。

  当求伯君邀请他加入金山时,雷军自此将16年的青春奉献给了金山。“求伯君因为写程序,在金山成功了,而且是打工成功的。金山能够造就一个求伯君,就会造就出第二个、第三个。目前我不想创业,创业我还缺太多的东西,创业需要很多条件的组合。”

  求伯君是他人生的转折点。25岁,雷军成为北京金山的总经理,后来又跳级,直至CEO。而当时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都还是寂寂无名之辈,马云则被当成了“骗子”。

  在金山,雷军获得“劳模”的称呼。他长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觉得过年放假太长就是浪费时间。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1994年,微软带着Word4.0版本进入中国市场。这位软件巨头十分友好地希望Word与wps文档格式兼容。当时金山高管面对微软这一请求,都持赞成态度。雷军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但微软利用金山,熟悉中国人的习惯后,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原本被WPS垄断的市场大门正式打开,这一决定,将WPS推向死亡边缘。

  次年,金山历时三年研发的盘古组件发布。这套软件目标宏大,包括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这是雷军青史留名的寄托。但发布会开了,广告也做了,销售却非常差。

  这是年轻气盛的雷军遭受到的第一次打击。那年,他失去了理想。“基本上每天早晨醒来,我都会发现自己是在沙发上睡了一宿,因为在床上实在睡不着。”兵败盘古的雷军为了排解郁闷,一度每天下午跑步五公里,对着天空大喊:“我是最棒的。”

  雷军也曾考虑自己是否要出国,换一种生活方式。但如果这样选择的话,也就相当于承认了自己真的不行,雷军无法接受。当然,雷军选择继续呆在金山,还有他心中的那份心魔——把金山办成世界一流的企业。雷军觉得,为这样的目标付出20年甚至一辈子都值得。

  

  小米增长的瓶颈是什么

  雷军说:“前三年的过度成长透支了这一两年的成长。电商又遇到了瓶颈,我们在太短时间完成了电商的攻城掠地。原来需要5年时间,两三年就搞定了。同时,做线下的难度、复杂度,非常高。”

  又问,以战略著称的小米,过去两年的战略到底是什么?

  雷军:“是补课。我们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世界级人才,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放在产品上,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去年5月份开始整个手机部都是我直接管。现在我花在产品上时间更长,我直接管,会使得公司上下的资源投入度、反应速度提升。在公司最关键的时候,反应速度是第一位的。”

  雷军还是和金山时期那个雷军很像。金山时期,他是个劳模,在小米时代则是比以前更勤劳的劳模。金山时期盘古组件的失败,雷军认为原因之一是“市场转型处在不快不慢的非常尴尬的境地”,公司对市场认识不足,而小米此次的下滑,则依然是认识不足。金山时期,雷军看到了领先,又看到了错失机会造成的落后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现在他又看到了小米的落后,以及他本有意颠覆却发展生猛的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

  不同的是,雷军在创办小米时,已经是一位富翁了。当年,大学图书馆里的《硅谷之火》燃起了他的一流公司的雄心,他在金山任劳任怨,却离理想越来越远,尔后又一头扎进了手机这个陌生领域。

  人总会被其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在理想完成之前,这个心结会一直困扰着雷军。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干完拉倒。”雷军说。所以小米不能死,若不然,雷军可能也就死掉了。(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