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周 游
扬州康山街曾有不少栋宇焕丽的大宅门,长期聚居过一批富可敌国的盐商。他们曾在这里业盐,曾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那些遗产早就化作遗憾的废墟,惟有号称“盐商第一楼”的庆云堂尚存。
堂主乃晚清业盐巨商卢绍绪。卢绍绪,字星垣,江西上饶人。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他从江西上饶来扬,在淮南富安(今江苏东台)盐场近二十年,先官后商,任盐场盐课大使职,正八品官,后来业盐致富,峰时拥有财富四十余万两纹银。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他择康山街造屋构园。
据说,卢绍绪当年建造这座宅子花了七万两雪花银。从外表看,卢宅与一般的扬州民居并没多大的不同,但你一走进大门,一种藏富不露的恢宏之气便扑面而来。大门、二门门楣上的砖雕都异常精美,虽然历经沧桑,但仍可分辨出砖雕上神态各异的人物,活泼灵动,栩栩如生。
走进“盐商第一楼”,我感觉庆云堂非常气派,在我身后的长门和柱子都是用上好的楠木制作的,据说几百年都不会腐朽,更不会被虫子蛀了。卢氏盐商住宅的正厅叫百宴厅。明末清初,扬州盐商富甲天下,盐商的财富,相当一部分用在奢侈的消费上。他们建筑楼宇、巧设园林、制作精美服饰、收藏古董字画,人多数特别讲究饮食,其中有不少人成为了美食行家。这百宴厅就因为可以同时开一百桌宴席而得名。除了正厅外,卢氏盐商住宅中的淮海厅、兰馨厅、涵碧厅、怡情楼等,也是厅厅相连,构思精巧。整个卢宅有十一进,前五进是大门、二门和三个厅,第六、第七进是主人的卧室,上面是小姐的绣楼,第八、第九进是接待亲友的地方(客房),第十、第十一进是书房和藏书楼。藏书楼虽保存完好,可惜藏书已经不翼而飞了。
宅后有意园。据戴名世《意园记》记载:“意园者,无是园也,意之如此云耳。山数峰,田数顷,水一溪,瀑十丈,竹万个。”目前意园尚存水池,池北面南有廊五楹,中间门上石额有隶书“水面风来”四字。入内,馆舍木雕槅和合窗扇仍在,构架完整。院内有株百年紫藤,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葱葱蒨蒨,婆婆娑娑。
如今,卢宅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卢绍绪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所建的豪宅如今每天比戏园和书场还要热闹,因为这里供应早中晚三餐,这里成天被本地食客和外地游客挤爆了。每个顾客之所以到此小雅,吃的是环境,就是想过一把扬州盐商的瘾而已。不过,庆云堂推出的一日三餐是根据卢氏菜谱制作的,尤其早茶,大煮干丝、五丁包子、蟹黄汤包和野鸭菜包都有不错的口碑,每天都有许多顾客排队等位吃包子。一到晚上,大院二院三院四院同时点燃几百只大红灯笼,倒把庆云堂辉映得就像醉酒的贵妃似的。
不信,你去瞧瞧,你去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