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主办、成都市模具工业协会、成都智能焊接装备行业协会、成都市铸造行业协会协办的“沪蓉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产业合作配套论坛”,于2016年8月16日下午在新会展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上海德梅柯、上海明匠智能、上海库茂机器人以及江苏、陕西和四川各地的制造业企业19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经信委投资促进处、机械装备处、市场拓展处、安全生产处领导出席了会议,李忠仆巡视员代表市经信委致欢迎词。
成都钣金协会会长邹咏林、模具协会秘书长杨华军、智能焊接协会副秘书长张世勤、铸造协会会长谢许祥等协会领导分别作了本行业发展报告。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兵、日本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技术统括部长广田康博、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上海库茂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飞等国内外知名智能装备(集成)企业老总分别就机器人服务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工厂的组成要素等内容作了分享交流;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辉、成都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黄胥静分别就“模具企业如何实现工业2025”、“工业设计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等议题作了精彩发言。
成都钣金协会会长邹咏林在现场作了精彩演讲。邹咏林说,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对行业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钣金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长期坚持、组织企业走出国门,学习欧美及日本的钣金加工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由此,激光切割,数控剪、折、冲,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先进装备,在成都钣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使得成都市钣金制造水平及加工能力得到了跨越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钣金领军企业。目前成都地区钣金企业有300余家,产量达50亿元,主要为电子、通讯、轨道交通、医疗设备、装备制造以及国防军事,提供全方位钣金解决服务方案。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有近80家会员企业,其产量占整个行业的60%,且大量先进的钣金加工装备均集中在会员企业中。我会认真建立《成都市钣金行业行规》自律机制,努力促进钣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我会在“2014中国钣金行业高峰论坛”率先向全国提出了行业自律的八项倡议,得到了钣金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受政府委托,我会起草制定了《成都市钣金行业产品技术质量标准》、《成都市钣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成都市钣金行业设备管理维护标准》,在行业中填补了国内空白。
会上,武汉益模科技杨总针对“模具制造2025数字化工厂规划建议”做了演讲,他说:“德国工业4.0概念炒的得如火如荼,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也必须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进行转型升级,以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随后,他就目前中国模具行业的现状及挑战进行了阐述。目前中国的模具企业主要存在四个问题,即专业化程度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知识积累不够、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模具企业小而全大而散,管理粗放,无机制无保障,人员流动频繁、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
在钣金协会秘书长胡庆苏主持的论坛交流阶段,特邀论坛嘉宾李忠仆巡视员、钣金协会邹咏林会长、智能焊接协会尹显华秘书长、德梅柯孔兵总经理、中国宝利根科技有限公司郭芝忠总经理,分别就现场代表提出的:“政府如何帮助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小微企业如何实现智能制造”、“政府应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咨询”、“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等问题作了精彩的现场解答。
最后,李忠仆巡视员对大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感谢国内外知名智能装备(集成)企业为大家传经送宝,希望成都市的传统企业能加强与上海企业的交流合作,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