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引领葡萄酒多元新趋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吕林 康永平

  

  9月3日至5日,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内蒙古贸促会、乌海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于乌海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举行。

  

  让沙漠葡萄酒走向世界

  

  开幕式由乌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史万钧主持,并由乌海市委书记宋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玉明、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晁无疾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主席朴度安哈佛(Baudouin Havaux)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开幕式上,市委宋亮书记、自治区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詹少彤局长,共同为国家质检总局葡萄酒检测区域中心实验室(乌海)挂牌揭幕。

  随后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王玉明主席、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晁无疾会长、自治区文化厅佟国清厅长、自治区贸促会李超英巡视员、市委宋亮书记、市政协甄晨岚主席、意大利普利亚大区文化教育主管吉欧瓦尼·鲁西安诺·斯堡特里先生、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卜杜安?哈弗主席、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朱力在台上共同敲响铜锣,让以世界上第一个沙漠主题葡萄酒交易机构——乌海沙漠葡萄酒交易中心成立的锣声,响亮地宣布,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界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开幕,让世界倾听沙漠葡萄酒的声音。

  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的开幕,意味着世界沙漠葡萄酒概念登上葡萄酒世界的舞台,乌海将以此次文化节为契机,打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同时,此次开幕式也代表着世界葡萄酒的新格局被打开,不再只是葡萄酒的新世界与旧世界,还有葡萄酒的古世界——丝绸之路沿线的这些国家,都不在新世界,也不在旧世界,但这些国家却是葡萄酒的起源国,有的国家最长的酿造历史为七千年,三千年以前才传到了希腊,一千多年前才传到了法国。此次文化节的开幕正式将葡萄酒的古世界的概念搬上葡萄酒世界的舞台,并将沙漠葡萄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

  

  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

  

  9月4日上午,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签字仪式暨宣言墙落成揭幕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葡萄酒小镇举行。据悉,“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签字仪式暨宣言墙落成揭幕”是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重点活动之一。

  据介绍,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宣言墙是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的象征,也是联盟酒庄共同的形象,只要是联盟成员国,均可使用这一形象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为此,乌海市委书记宋亮于现场将宣言墙形象使用授权书颁发给了现场各联盟成员国酒庄庄主。

  据了解,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是由乌海沙漠葡萄酒产区、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和各国沙漠葡萄酒酒庄共同发起的一个特色葡萄酒联盟组织。联盟发起成员包括中国、以色列、黎巴嫩、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澳大利亚、希腊、巴西等国主要沙漠葡萄酒成员单位。联盟名誉主席为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主席朴杜安·哈弗担任,首任轮值主席为乌海沙漠葡萄与葡萄酒产区协会会长撖建平担任。

  与会嘉宾表示,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的成立,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与妥协、改造与尊重的和谐平衡思考,是人类真正尊重自然法则的表现。同时,还标志着未来葡萄酒行业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市场细分中,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将起到创新性的示范作用。

  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致力于联合各国沙漠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机构、酒庄、专家、媒体,共同探索沙漠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与工艺,建设沙漠葡萄酒特色文化、拓展沙漠葡萄酒市场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交易通道。未来,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将持续举办沙漠葡萄酒论坛、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促进沙漠葡萄酒文化交流、贸易与投资乃至标准制定等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另据了解,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签字仪式暨宣言墙落成揭幕,是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邵唯晏设计,整个墙体设计理念是将一个流动的沙丘,又似醒酒时旋转的杯中红酒,亦如书毫泼墨时飞扬的墨汁;诠释了乌海“大漠湖城、葡萄之乡、书法之城”的寓意。

  

  郭松泉:发掘特色葡萄酒文化

  

  作为参会嘉宾的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沙漠葡萄酒作为新兴葡萄酒品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深挖沙漠葡萄酒的地域特点,同时发掘产区的特色葡萄酒文化。

  谈及乌海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方面的先天优势,郭松泉表示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改造干旱地区环境,在沙漠上面种植葡萄,可以在治沙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形成优良的绿色产业链;第二是葡萄的染病率低,“乌海周边有非常好的沙漠资源,拥有得天独厚的葡萄种植条件,可以避免过度潮湿、降雨过多对酿酒葡萄种植的打击。此外,乌海产区紧邻黄河,有很好的水源水利条件,可以引黄河的水来灌溉葡萄。”

  郭松泉称,基于以上生产环境,沙漠葡萄酒在理化指标、营养成分、感官特性等方面的特色将在未来被更多地发掘出来。

  谈及乌海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及品牌的建立,郭松泉表示,乌海是一个新的葡萄酒产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两种态度对待,一是扶持,二是不要过度苛刻。他认为,要深挖沙漠葡萄酒的地域特点,把它和其他葡萄酒区分开来,同时,应该多发掘乌海产区的特色葡萄酒文化。市场方面,则应引入更多有实力的葡萄酒经销商到乌海参观、考察,品鉴当地的沙漠葡萄酒,再通过经销商将其更好地推广出去。

  郭松泉介绍,进口葡萄酒来势凶猛,欲分得中国市场一杯羹,国产葡萄酒应该坚守阵地,同时打造更好的产品来赢得市场。他谈道,“中国有与任何一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中国有自己独特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现代的业内人士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形成并具备了我们自己不同产区的葡萄酒风格特征,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要提升‘五个自信’,即: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产区自信、品牌自信和产品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郭松泉还带队完成了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系列活动之“跟着大师探丝路”,由专家和媒体组成考察团,历时50天,近30000公里的里程,沿国内葡萄酒丝绸之路,包括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40余家酒庄,开展沙漠葡萄酒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