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十个全覆盖”让南荒村变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玉清 高彦庆

  

  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南荒村,这里到处展露着盎然绿意和勃勃生机。一排排绿树排列在宽阔的水泥路两侧,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大街小巷,一幅幅景观画镶嵌在洁白的墙面上;金河家园小区内一栋栋仿北京四合院平房鳞次栉比,中心健身广场上绿化树木错落有致,灯光球场、健身器材上随时有人在运动健身;村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标准化卫生室等场所一应俱全、功能齐备,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脸上时刻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村党委书记周海民介绍说: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村主动拓展覆盖领域,对“十个全覆盖”工程提档升级,全面开展“布局优美、环境秀美、产业大美、文化精美、社会和美”的“五美”村庄建设,着力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布局“美”, 掀开“五美”村庄美丽面纱。村“两委”高起点规划村庄建设,高标准建设农民新村。投资3600万元实施南荒新村建设,对300户危房户实施整体搬迁,建设了占地面积400亩的金河家园小区。走进南荒新村,村门口“金河家园”四个大字热情奔放,俨然一个城市的住宅小区。一进“小区”,超市、饭店、理发店,一应俱全。仿古砖修葺的院墙把村庄装扮得古色古香,房前屋后、院里院外到处点缀着绿色,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与一家家错落有致的房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美图。

  村落“美”,秀美乡村就像画儿一样。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该村投资1600多万元使8个自然村19.5公里长村组通上柏油路;投资2600万元对14个村民组街道进行硬化,面积达23万平方米;村内设垃圾箱20个,配置垃圾清运车辆2台,有卫生保洁人员3名; 投资180万元对南荒新村美化、亮化;村口建有景观,主街安路灯56盏,墙体粉刷1.1万平方米,墙体装饰画36幅;投资150万元建村卫生室2个、幼儿园2个,便民超市、商店14个;水电、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

  产业“美”,农户手中有“绿色存折”。建设美丽乡村,产业项目是关键。目前,南荒村已形成以煤炭为支柱行业,建筑、热电、种植、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工业上,村“两委”破解村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对村办集体企业实施转制,不但化解原企业债务包袱,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在农业上,紧跟市场搞活多元化经营,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奶牛牧场园区、冷水鱼养殖场、蛋鸡养殖场。截至目前,蛋鸡出栏20万只、奶牛存栏500头、育肥猪存栏3000头、肉羊存栏2000余只;村“两委”还通过平整土地、引洪淤灌、改良土壤、打机电井等措施,使全村11000亩耕地成为保水保肥的高产田,良好的产业基础打造了村民手中的“绿色存折”,也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文化“美”, 使每个自然村具备“内在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不是做个盆景,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后。南荒村投资760万元建设文化休闲广场2处,总面积2.13万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建设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投资105万元建休闲健身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粉刷文化墙121幅,使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社会“美”,百姓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在南荒村老人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十个全覆盖”过后,南荒人结束了这样的农村生活。“以前村里可没这么漂亮,通过“十个全覆盖”,一点一点在变美,一天一天在变样,往门口一站四处看看,哪都不比城里差,让我搬城里我都不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