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昊东
2016年8月,河南农大烟草学院社会实践调查团从成都出发坐城际快铁到达都江堰快铁站,决定重新回顾一下这座历史古城。寻得当地一家青年旅行社作为落脚点,由于还有一名成员错过了前一天晚上的火车,我们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在等待同伴的同时养足精力。一些成员则在旅行社附近走访,了解了解周围的情况。
从2008年以来,都江堰旅游区不断完善,迅速发展。我们沿着杨柳河街顺着江水直下,一幕幕古时百姓生活的石画映入眼帘。民国时期的打铁、抬地主、茶馆闲聊的情景,一幅幅画面随着岁月的时光隧道回溯到几十年前……
接着,我们开始了调查。古韵十足的建筑,在地震的时候受到了破坏吗?受到的破坏又有多严重呢?这些石画是地震之后才建的吗?如果当时受到的破坏比较严重,那么,如今的这条街是经过几年才重修好的吗?如果没有,那是不是意味着这里的建筑是相当的牢固?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一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下午六点,全员到齐。六点十五左右,我们开始团队走访。我们来到都江堰城隍庙旅游景点,采访了一位当地管辖城隍庙门口的阿姨。从她的口中得知,当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都江堰景区并没有受到大面积破坏,当地的建筑基本完好。只有年代悠久的二王庙在地震中倒塌了,经过一年后,当地景区管理重建部门将其重新维修成以前的样子。当地百姓的生活幸福美满,伤痛,是藏在内心深处的感动;重建,是一座城市的涅槃。
我们不得不沉默,在每一次询问时,四川人民脸上掠过一抹哀伤,作为四川人,成员们更是与他们感同身受。每问一次,自己心痛一次,居民们每答一次,心又跳动一次。
下午一点,四川小分队继续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拾行李,离开都江堰景区,乘坐公交向“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出发。
在参观中,发生地震以及地震后的情景历历在目。在都江堰,除了景区附近,周围的现代建筑都受到了破坏。而在党的带领、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人民的衣食住行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并且,都江堰更加美丽。地震已经过去八年,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都江堰经济迅速发展,依山傍水,美不胜收。
如今,美丽的住房、医院、学校已经重建完毕,人们的生活幸福快乐。映秀之行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感动、悲伤、愉悦、愤怒,地震已经过去,回忆不可忘记,恩惠不可忘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可忘记……活在当下,理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感恩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