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是著名的“华佗故里、中华药都”。2015年,亳州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选安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吃中药不再靠“熬”
提起中药,给人的第一映像是暗褐色的汤汁和清苦的味道。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中药企业也已开发出胶囊、颗粒等类型的中成药。
“之所以发展中成药,就是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迈向产业链高端。”亳州市药业发展局副局长陈群说,现代中药产业与传统中药产业相比,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中药材种植,从源头上保障中药质量;二是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价值,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中药现代化不是西化。在为中药加上科技之翼的同时,也要传承中药传统文化,发挥传统优势特色。比如,药材质量不能丢,品种不能退化。”陈群补充道。
药材好,药才好!
亳州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让人吃上放心药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亳州人种药传统由来已久。现在,亳州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建成了3万亩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示范区。亳白菊、亳白芍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4.1万亩中药材通过农业部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
“如果不持续研发投入,企业肯定走不长。”
5月16日,记者在亳州市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基于此发明开发出的中药新药疏风解毒胶囊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等功效,多次入选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控流感主要推荐用药。
记者在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生产车间看到,这里操作工人不多,从挑选、清洗,到浸润、切片,再到烘干、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已实现自动化!“这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还能保障中药品质,防止药效流失。未来我们所有的生产线都将实现自动化。”该公司副总经理曹勇说。
“如果不持续研发投入,企业肯定走不长。”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彤林说。该公司研制的牡荆素从2006年立项,预计到2019年临床实验后才能投放市场,总投入约需1.4亿元。“政府部门给我们的支持力度还是蛮大的。牡荆素项目获得安徽省重大项目支持,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宫彤林说。
亳州结合实际设立了现代中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财政性专项引导资金,共28375万元,其中省里安排资金1.4亿元,拨付基地45个药业项目。
亳州市在中药技术研发领域不断夯实自主研发基础,目前拥有5所与生物医药技术相关的院校,2家重点科研院所和30家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企业。其中,九方制药、安徽广印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华佗国药、济人药业、协和成药业3家企业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该基地涉药企业共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141件。
筑巢引凤
一大批产业“大咖”落户基地
5月17日,修正药业集团亳州制药有限公司中药提取基地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修正来亳州投资,就是看中了亳州的软环境!”该中药提取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李铁民说,亳州中药产业链齐全,产业发展政策好,政府部门的招商态度也很好。
亳州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谋划储备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强化项目支撑。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重大项目16个,总投资258亿元。修正药业、珍宝岛制药、北京同仁堂饮片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加快,天祥药业、亳芍堂等项目建成投产……从项目谋划招商到项目建设投产,基地项目发展正在全线提速提效。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正逐渐形成
“这里品种齐全,外地买不到的,这里几乎都能买到。”药商王先生说。5月17日8时许,中国亳州康美中药城交易中心,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这里是国内规模最大中药材交易市场。
“一旦发现药材有质量问题,直接将该药商清除出去。”该交易中心接待主管高心岩说,政府部门和该中心均设立了专职监管人员,进行日常监管。
药材质量过关离不开完善的检测系统。近年来,亳州不断提升检测水平,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目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基本建成,计划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
“拿着我们的检测合格报告,就可以在全球60多个国家或地区通关销售。”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主任魏庆红说。正是因为有了国际认可的检测标准,亳州中药产品除了销往国内,还销往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此外,亳州推进“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可追溯体系建设,给中药材上“身份证”,从源头上把控好中药材的质量。
亳州以“药”立市,把加快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作为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抓手,打造“双千亿”即中药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中药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为“中华药都”点赞,为亳州中药产业点赞!
(据《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