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宝 时评人
备受中外瞩目的上海迪士尼内部测试启动一周多来收获大量网友好评,不过最近也有一些帖子在微博微信上热转,一是吐槽上海迪士尼小笼包“天价”,还因此上了“热搜榜”;二是“各地第一批体验上海迪士尼的人,都已哭晕回不来了。”(5月17日新华网)
上海迪士尼的主流客源是中国大陆的平民百姓,迪士尼度假区的定价机制既应该借鉴全球行业经验,同时还应考虑到中国市场需求,最起码要让中国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80元一只的天价牛肉汉堡包虽然配有可乐薯条,但依然令人瞠目结舌;小笼包6元一只,儿童热狗或扒鸡柳配米饭60元,对于中高收入群体和白领来说比较寻常,不过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还是比较贵,可望而不可及。
有观点认为,对于迪士尼的“高定价”应该给予一定宽容。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企业定价是市场行为,明码标价不算欺诈,消费者有不消费的自由。由于房租和各项成本偏高,机场的餐饮定价也同样贵得离谱,旅客一样默认了这种特定区域的消费模式。其实,机场餐饮之所以没有引起消费者公愤,是源于旅客可以自带食品候机,有不选择机场餐饮的选择余地。而上海迪士尼却截然不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禁止携带食品饮料入园”,也就是说,进入度假区必须要被强制消费,只能选择较贵的餐饮”。这种畸形的经营策略用“绑架”消费者来解读,实在不为过。
迪士尼定价走高端路线,是其品牌价值与市场号召力的一种体现,可不能缘木求鱼,舍本求末,把需求的泡沫作为营销资本,继续绑架消费者。用这些高得离谱的商品来拉动经济,根本不符合市场规律,必将影响到长期效益。
值得庆幸的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针对网友热议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并表示要认真收集和听取游客意见和建议,对各项设施和各类服务进行调整。环顾其他地方的迪士尼,法国巴黎迪士尼乐园1992年开业后一直亏损,熬到1995年才获得微利,之后又陷入亏损,直到2007年才又扭亏,目前只有微利,而中国香港迪士尼乐园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亏损达到了1.48亿港元。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应该能够认识到,立足大众消费实际,按照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确保消费者的“消费质量”,才是持续发展的长远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