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人的文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初咏梅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准则和规范,是企业的一面旗帜,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的主导是企业家精神,主体是群体意识,核心内容则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容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使命以及对外宣传等。现代企业文化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重视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企业需要将人作为生产管理中的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将人作为创作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我国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家应该认识到市场的竞争的核心是人的竞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依靠员工来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地开发新的人际关系,为企业培养人才、相信企业人才、关注企业人才,最终为企业留下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文化是积极向上、富有凝聚力,且可以为企业提供创造空间的文化。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为企业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环境,满足员工平等、民主的需要,为企业员工提供安全、稳定、归属、自我实现的感觉。

  

  为什么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注重企业的经济因素,忽视了其他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人的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西方先进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管理。文化管理中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对员工的信任和关怀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管理中实行人性和经济效益相组合的管理方式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性尊重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企业组织。现代企业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在于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企业的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管理核心在于对人的管理以及人性化的管理。优秀的领导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对企业的优秀人才的管理,并且可以做到知人善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让企业形成共同认知系统。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形成整体的认知系统,形成鲜明的群体意识,让员工之间形成共同的意识。企业文化建立在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而共同的认知系统可以让员工明确企业的规章制度,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宗旨和目标,明确企业内部组织要求。在这种共同的认知范围中,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努力,最终巩固这种企业文化。

  让企业整体认同习惯性行为方式。企业的文化可以让员工在长期实践累积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惯性形成方式,这种形成方式不是企业的法律制度,而是一种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共同认可的文化层面的力量。企业文化的力量与企业制度相比较具有更好地凝聚力和生命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基本假设系统。企业文化是一种基本假设,这种基本假设是隐藏在价值观背后的、具有深层意义的。我国长期以来号召人们学雷锋、学焦裕禄,这其中就存在一种基本假设系统,因为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吃亏的过程,所以多数人并不愿意去做。但是,企业文化管理中可以提出让员工获利的口号,员工在努力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同样的利益,这种企业文化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员工传统的认识观念。

  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可以让每个团队间形成一种心理契约,企业与员工形成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共同联系,不仅形成了一种利益关系,同样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心理契约让企业领导者与员工具备共同的追求,双方具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文化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理性管理方式,员工和企业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奋斗,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下共同为企业服务,最终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

  此外,企业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样需要具有兼容性的工作人员,即志同道合的共同的奋斗者。具有同样价值观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具有同样的发展目标,具有同样的奋斗观念。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将工作人员放在企业发展的整体当中,真诚地对待企业的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种理性的管理方式,能够增强企业的高效增长。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对企业人才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注重对员工的关心,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并留住人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具有高效的运作方式,创造良好的业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注重对员工的关心,加强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正视员工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需要承认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的企业管理中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这方面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员工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考虑员工的情感和物质的需求,并且作为企业文化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员工的个人价值同时也在企业整体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等各项活动需要员工共同合作完成,员工参与这个过程时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完整了企业的任务同时也发挥个人价值。

  企业文化中应该充分重视员工的个性,注重开发员工的潜力。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需要注重员工的个性,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员工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当然,企业尊重员工的个性并不是让员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而是让员工的个性在满足企业的经营目标条件下得到充分发挥。同样,员工思想行为应该接受企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且承担自己的职责。

  企业在尊重员工个性的同时要注重对员工潜力的开发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的职前和职业汇总培训,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发展创造生命力。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懂得用人的方式,让员工的个性和优势得到发挥,同时在用人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信任员工,让员工在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文化管理有哪些方式?

  

  企业文化管理的方式与企业采取强硬方式有所不同,是一种注重塑造企业共同文化的软方法,能够促进企业上下形成一条心,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情感管理的方式是一种联系企业员工和企业整体的纽带,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情感管理需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尊重、信任、关心员工,为员工创造平等的工作环境。

  首先,宣传教育。为了促进企业形成完整的企业文化系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员工的宣传教育,通过长期的、多样的文化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员工的文化意识。

  其次,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让员工具有归属感、安全感和荣誉感。员工在这种工作环境中能够全心全意地工作,积极主动的创造荣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后,实施鼓励法。鼓励法包括对员工的信任,实施平等民主的措施,荣誉和物质激励等方式。激励法可以让员工在企业中具有良好的归属感,受到员工的欢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最后,严肃纪律、奖罚分明。企业的严肃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员工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奖罚分明的制度可以加强对员工的情感的投入,增加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了解程度。

  企业的领导者与员工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是一种在同一战线的伙伴关系。当企业管理者充分尊重员工,将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份子时,员工才能够具有归属感,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需要创建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促进企业的纵向发展。企业领导者需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文化,对人、人才的管理,领导者需要了解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高效运行,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始终是人的文化,企业领导者应该注重对人才的管理,建设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并且对企业文化进行不断地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系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