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蔡先锋:采煤工匠是这样练成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像一根上紧的发条。扎根一线,革新创造,他在矿山赢得了‘智多星’的称号。他就像一块乌金,立足于黑暗,追求光明。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高学历人才只有在一线反复‘淬火’,才能不断地强筋健骨,实现自我,争做先锋。”

  4月26日,北京,“冀中能源杯·第三届感动中国的矿工” 发布会上,这段关于“十大杰出矿工”蔡先锋的颁奖词让大家记忆深刻。

  蔡先锋,34岁,博士学位,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煤矿综采一区技术主管。先后荣获“最美东滩人”、“感动兖矿先进人物”山东省管企业“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谈起这些荣誉,略显腼腆的蔡先锋对笔者说:“撕掉这些标签,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采煤工匠,生产现场才是我的立身之本。”

  晚上9点,忙完手头的业务,蔡先锋准备下井,这已成为他的习惯:“这段时间,1308工作面过大断层,我得到现场看看,昨天就发现当班的采高控制有问题,部分架子高度偏低。”

  今年3月份,蔡先锋由综采一区技术主管提任矿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主持技术科工作,变化的是工作角色,不变的是他对采煤事业的执着。

  为了尽快“上手”, 蔡先锋一边处理科室日常业务,一边排定计划,用一个月时间走遍了井下现有的迎头和工作面,对采、掘、运、巷道设计、防冲、矿压等各专业做到心中有数。

  “从研究一个采煤面到研究井下所有专业,我需要走更多的路,了解更多现场情况,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蔡先锋说。

  2012年,蔡先锋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身份是采矿工程博士,十年大学苦读,面对高校、科研院、央企等单位抛来的“橄榄枝”,他完全可以挑选一个很“有面儿”的工作,但他最终选择了兖矿,选择了东滩矿采煤一线,他说:“高校赋予了我高学历,而基层能够造就我的高能力,有煤的地方我才能大展身手。”

  顶着“大材小用”、“干不久就会飞走”的质疑声,蔡先锋从采煤岗位工做起,把身边的每个人当成自己的师傅,对现场不懂的问题剖根问底,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对采煤、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做到游刃有余。

  作为蔡先锋的入门师傅,综采工区生产班班长孙培生至今对他赞不绝口,在孙培生眼里,蔡先锋从不拿架子,态度谦虚,最重要的是理论水平高。

  2012年9月份,蔡先锋跟着孙培生下井实践。当时工作面正在拉移十字交叉后部运输机和转载机,可是有几个架子怎么也带不到位,大家反复几次都做不好,蔡先锋围着设备观察了一阵,然后提出了整体拉移运输机和转载机的建议,为了让大家信服,他还专门拿出本子画示意图,讲解这样做的原理,大家一试,架子果然都准确到位,工友们对蔡先锋顿时刮目相看。

  在采煤一线,蔡先锋真正体会到了煤矿人对安全的渴求,每当看着工友们用肩膀扛起近200斤的单体,听着工作面来压时碎煤唰唰的掉落声,蔡先锋都深感压力和责任,他说“我有责任和义务让大伙更安全更轻松地工作。”

  2014年5月,蔡先锋被提拔为综采一区技术主管,在这一平台上,他开始为安全发力。每一次编制规程措施前,蔡先锋都要提前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从编制、校核、报批、学习贯彻和考试等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把施工工序、工作标准、安全注意事项逐条传达到位,并深入现场监督指导执行情况。

  综采工作面经常会遇到地质结构复杂、沿空巷道推进应力显现剧烈、连续过断层等异常恶劣条件,蔡先锋努力从技术研究和管理上夯实保障。每次工作面过断层,他都针对断层特点进行要素分析,超前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从顶板成为、采高、提刹刀、支架拉移程序和初撑力等每一个环节加强控制,创新研究出“安全快速过断层操作法”。

  工作中的蔡先锋一直保持着专注的状态,专注于安全,专注于技术。他认为,专注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坚持那么简单,还需要去突破常规,去创新技艺,去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

  2014年6月份,他到检修班实践锻炼时,看到煤机厂设计的电缆拖移摇头和拖移杆是紧密装配在一起的,每次拖移出现问题,都是连着摇头一起拆卸更换,携带更换不方便不说,还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经过研究他建议把摇头和杆分开,随即动手设计改造图纸,通过现场多次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每次革新之后,蔡先锋都会收获一份踏实。据统计,参加工作以来,蔡先锋参与或单独完成技术革新近30项, 6项获得矿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一种矿用断丝头、断管头提取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赢得矿井“技术革新能手”称号。

  (文/王建 付芝子 图/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