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罗红耀 通讯员 周红晓
Ⅰ人Ⅰ物Ⅰ背Ⅰ景Ⅰ
康凤利,中共党员,工商管理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中国职业经理人,注册高级咨询师,注册金融分析师(一级),注册信贷分析师(CCRA),从事经济工作35年,现任伊川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同时,康凤利还是伊川县人大常委、洛阳市人大代表、洛阳市政法系统行风廉政监督员、洛阳市安全委员会监督员、洛阳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洛阳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金融精英联谊会执行会长。先后被授予中国经济金融年度人物、中国农村改革百名优秀人物、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中原十大慈善人物、洛阳行业领袖、洛阳十大金融领军人物等50余项重大荣誉称号,被誉为“农村金融改革家”。
在原伊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连年亏损的窘况之下,康凤利临危受命,带领职工创新发展,扭亏为盈。2009年成功改制,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川农商银行),并在全国发起设立了10家利丰村镇银行,创造了全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史的多个第一,先后获得数十项全国性的重要荣誉。
Ⅰ人Ⅰ物Ⅰ语Ⅰ录Ⅰ
成功需要什么?有人说需要平台,有人说需要机遇,而我认为,成功只需要敢想、敢为!只有敢想的人,才会去思索;只有敢为的人,才会去探路。从想到做,过程就是平台,成功就是机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而你偏要去走一走,这就是敢想敢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就是成功!
——康凤利
2016年春节期间,位于河南伊川县滨河新区的“伊川县普惠金融主题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开园以来,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伊川居民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普法、学习的好去处。
“普惠金融主题公园是由伊川农商银行捐资2000万元筹建的全县最大的市民活动中心,前后两个广场总面积9万余平方米,居民在休闲活动的同时,可了解到最新的新闻资讯、优惠政策和金融知识等,寓教于乐,从而把金融业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伊川农商银行董事长康凤利介绍说。
2009年10月28日,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川农商银行”)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挂牌成立,结束了河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空白,开创了河南省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先河。成立时,该行注册资金18834万元,经过6年的增资扩股和利润转增,2015年底注册资金达到101525.7375万元,资产总额达到268亿元。下辖营业网点37家,在全县14个乡镇建成乡村金融便利店110家,在洛阳市洛龙区设支行1家,在全国发起设立利丰村镇银行10家。在“十三五”规划的新时期,作为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伊川农商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打造“老百姓自己的银行”,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中国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
文明创建
开启普惠金融进程
2009年以来,伊川农商银行先后两次对全辖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对网点进行差异化定位管理,努力把最便民的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便利度。
“营业网点是银行服务的基础设施,发展普惠金融就要把‘网点下沉’,通过文明创建,把‘服务上提’,把最便民的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便利度。”这是董事长康凤利发展普惠金融的初衷。
2009年以来,伊川农商银行先后两次对全辖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对网点进行差异化定位管理,定位城区支行为“金融超市”社区银行,侧重于精品化建设和周边服务能力提升,加强网点互补型布局;乡镇支行以发放小额贷款服务“三农”为主,着力打造“农民自己的银行”,为百姓提供心贴心的便民服务。营业大厅进行功能分区,统一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液晶电视、叫号机、饮水机及便民箱、爱心椅等人性化设备。2015年该行又投资建成私人银行,与私人银行配套建成了咖啡厅、健身室、影视中心等,所有伊川农商银行的客户均可到此进行服务体验,这种省内首家高标准的尊享式服务,让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也实现了增值服务。
除此之外,该行还注重服务软实力的提升和公众教育的履行,通过文明创建,规范网点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服务形象、员工素质、网点规范、特色服务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同时,为提高全民素质,该行不间断地在各个网点开展电子银行、金融安全、预防诈骗、打击非法集资、征信知识等公众宣传。在特殊节日,还组织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董事长亲自到广场、集市等人多的地方进行义务宣传,在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方面,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在近年来的文明规范服务创建评比中,伊川农商银行先后评得“全国四星级营业网点”1家、“河南省银行业优质文明服务百家示范单位”2家、“洛阳市标杆银行”1家、“洛阳市十佳营业网点”1家,在系统内的服务达标活动中,达标率为100%。
2.
金融创新
激活农村金融活水
创新一直是伊川农商银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大力推进电子化结算平台建设成了该行实施普惠金融的有力抓手。
金融创新一直是伊川农商银行孜孜不倦的追求,特别是在网络化、大数据时代,大力推进电子化结算平台建设成了该行实施普惠金融的有力抓手。
2008年11月,该行布放了全省农信系统第一台ATM机,至2015年底,该行共布放了自助设备140台,建成自助银行32个,拓展POS商户318家,实现了乡镇无遗漏、城区密覆盖的目标。2010年9月,该行联合县政府发行了第一张银政联名银行卡,扩大了社会影响的同时,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更安全、更可靠、更广泛的金融服务。2012年6月,该行在全省系统内率先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2014年12月,手机银行业务也在全省率先开通,2015年4月,伊川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对外运行,并将各类电子服务由城区向乡镇推进,形成农村地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成为全辖电子自助设备布设最多的金融机构,让乡村老百姓体验到了更时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该行被人民银行评为“改善农村金融支付先进集体”。
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该行追求做好客户的差异化服务:在龙门高铁站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伊川农商银行的所有客户均可免费到服务中心享受各种服务;在农信系统内,率先加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通了债券、理财等新业务,可发行同业存单、三农债券等;成立了全省首家私人银行,满足了客户的增值服务;率先在全省成立了自己的贴近本土化的24小时客服96988,更加准确、贴心、快捷;代理发行了全县83万居民的社保卡和居民健康卡,卡片由该行出资订制,具有社保、医疗和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在洛阳新区成立了科研大厦,建成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独自研发了利丰村镇银行的业务系统,成为对外发展的桥头堡。
3.
金融便利店
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4年初,伊川农商银行在营业网点乡镇全覆盖、自助设备密集布放及助农取款服务点有益补充的基础上,将开展金融便利店建设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载体,积极筹划,稳步推进。
“过去,村里没有银行,取个补贴都得去乡里,这一来一回耽误大半天,现在方便了,村里都有便利店,取款、转账、挂失啥都能办,天黑都不下班,方便得很。”江左镇刘楼村村民刘军强高兴地对记者说。
刘军强所说的“便利店”就是伊川农商银行的金融便利店。伊川县下辖14个乡镇,370个行政村,736个自然村,总人口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余万。为了有效满足农民金融服务需求,2014年初,伊川农商银行在营业网点乡镇全覆盖、自助设备密集布放及助农取款服务点有益补充的基础上,将开展金融便利店建设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载体,积极筹划,稳步推进。在乡镇所在地外的具有辐射功能的中心村,引进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特点开发和定制的具有消费、转账、代办、查询等功能的特色终端,开展金融便利店建设,适用的业务涵盖银行卡、一本通、结算存折。
截至2015年底,该行已在各乡镇建设金融便利店110家,覆盖率和辐射面达到全县行政村的90%以上。通过金融便利店建设,将金融服务切实送到农户家门口,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优质高效服务。
4.
阳光信贷
帮助全民奔小康
阳光信贷是该行一直以来长期坚持的信贷准则,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助推小康社会进程中,该行“立足地方、服务三农”的信贷扶持功不可没。
从2009年挂牌开业到2015年底短短6年内,伊川农商银行各项贷款增加了近80亿元,其中99%“注”入了涉农企业和种养殖户等实体经济,占据当地贷款市场份额的75%,也就是说,伊川县每100元贷款中,伊川农商银行就占了75元;而伊川农商银行每发放100元贷款,其中的99元投放给了农户和涉农经济实体。
阳光信贷是该行一直以来长期坚持的信贷准则,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助推小康社会进程中,该行“立足地方、服务三农”的信贷扶持功不可没。
目前,伊川农商银行的每一个网点都设置了“阳光信贷服务大厅”,并推行“二定四公开”阳光办贷服务方式,即定时、定点现场办公,公开贷款对象、条件、程序、方式,把信贷业务放到“阳光下”,接受内外部和全社会的公开监督。老百姓申请贷款发展项目,直接到“阳光信贷服务大厅”咨询洽谈、递交资料,银行客户经理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调查,在二至五个工作日答复客户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这种开放式的直通车信贷服务,让老百姓贷款再也不用“托熟人”、“找门路”。
2012年该行又开展了流程银行建设,将中小微企业贷款服务进行整合,简化服务程序和流程,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该中心可以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相当于开辟一个全流程的绿色通道,不仅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也有利于全行对贷款客户进行科学的评级授信。
与“阳光信贷”配套的是“信用工程”,结合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该行与县政府联合开展了“信用工程”。该工程包括“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户”、“信用商户一条街”等方面的评选,推出五户联保贷款新模式。对于评选上的信用户,实行“直接授信、循环使用、利率优惠”政策,让信贷服务与老百姓更贴近,让利率实惠距老百姓更近。截至目前,该行已评选出信用村63个、信用户21462户,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3.5万户,发放惠民贷款近4.6亿元。
5.
热心公益
走富民惠农之路
伊川农商银行的公益善举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传递了正能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该行分别被国家、省、市、县授予“爱心银行”称号。董事长康凤利也获得了相应殊荣。
2012年,伊川农商银行斥资近400万元购置30辆标准化校车,捐赠给当地中小学校;2013年,斥资近300余万元购置20台大型农用拖拉机和2台多功能高压清扫车,分别赠给14个乡镇的优秀农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和县市政部门;2014年,该行向县一高捐赠100万元购置空调,用于改善学习生活条件;2015年,该行捐赠90万元给教育部门作为爱心助学资金,当年捐资2000万元兴建的伊川县普惠金融主题公园对外开放。
除了大型捐赠活动,该行常年坚持做公益事业,连续九年捐款资助少儿书画比赛;连续举办三届“中小学生电影节”,捐赠爱国主义影券上百万元;组织职工对贫困户进行爱心帮扶,定期走访扶贫对口村及困难户,送钱送物,还帮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年年开展“一联三送两促进”活动,每名信贷员联系100个农户结对帮扶,送资金、送科技、送信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2010年以来,已帮扶农户9138个,送资金5.4亿元,发放科技资料3.5万余册。累计帮扶活动达130余次,捐赠金额达4000余万元,对口帮扶的鸦岭乡康庄村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伊川农商银行的公益善举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传递了正能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该行分别被国家、省、市、县授予“爱心银行”称号。先后荣获“中国品牌100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商业银行”、“中国十佳农商银行”、“中国最具社会责任银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十佳慈善公益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洛阳经济突出贡献奖、洛阳市十大爱心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农业产业化最优服务单位”、“支持民营经济先进单位”等百余项重大荣誉。在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中,被优先推荐作为定点观察金融机构,充分展现出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成长潜力,董事长康凤利也获得了相应殊荣。
在康凤利董事长看来:“金融无处不在,普惠金融是个很大的概念,然而又是一个很具体的事情,关键是要让老百姓能够随时随地的共享优质金融服务,共享金融发展成果,让百姓真正富起来,全民步入小康社会,那么我们的‘中国梦’就会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