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子侯 彭心韫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具体到钢铁行业会如何落实?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武钢在产业调结构、淘汰过剩产能,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方面又有怎样的担当?
近日,有幸邀请到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强就“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去产能”等相关话题进行交流。
马国强表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变革。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武钢已连续六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
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马国强认为有它的必然过程。因为上一轮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客观上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是非常强劲的。所以在需求强劲的过程中,钢铁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另外,中国的钢铁行业相比发达国家,较为分散,集中度较低,所以客观上就导致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武钢在去产能方面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思考,尤其有什么样的规划和具体措施?马国强表示,去产能首先要依法依规,现在的产能里面还有相当数量是环保不达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对于不遵守《环保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法规的企业应该依法坚决退出。
其次,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马国强介绍,武钢坚持按照经济效益来组织生产,在过去十年间,已陆续淘汰了400—500万吨产能能耗高、成本高、盈利差的落后产能。就现在而言,武钢本部的产能有1800万吨,但是2014—2015年安排的生产基本都在1500—1600万吨。接下来,武钢还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产能的安排。
供给侧改革要去产能 调结构
马国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钢铁行业来看,第一是要去产能,第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让产能与需求量、产业结构相匹配。
“从钢铁行业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调整钢铁行业里相当数量不符合需求的过剩产能,让我们的产能与需求量、产业结构相匹配。”从企业来看供给侧改革,马国强认为有两大方面:
第一是创新,作为钢铁企业,除了满足既有的消费,还应该创新钢材的需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型钢结构的建筑。
第二是降成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钢铁来说还是降成本。要创造需求,要引领更多的下游行业用钢,所以钢铁的成本一定要满足下游的期望,一定要把成本降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钢铁行业来说,无论从全行业,还是从各个企业来看,都有很多工作要做。”马国强说。
去产能艰难
人员安排是问题所在
马国强认为,在去产能方面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的安排。
“武钢作为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要把我们所有的员工都要妥善安排好。”马国强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去妥善安排好员工:
第一个途径,根据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之内,没有工作能力或者没有工作愿望的员工,可以离开岗位等待退休。
第二个途径,就是武钢在这些年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还发展有一些相关的多元产业,这些产业离钢铁比较远,也能消纳钢铁主业下来的一部分职工。“怎么样把这块更加好的融入地方的经济发展,把相关的多元产业做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马国强说。
第三个途径,武钢正在大力组织,跟地方政府、跟其他用工企业进行对接,来帮助武钢这些下来的职工寻找岗位。对于再就业收入存在落差的矛盾问题。马国强表示,武钢现在也在研究,比如我们企业是不是可以对去产能过剩中下来的职工,公司承担五险一金,然后这些职工到社会上挣一部分收入,如果社会上的收入落差还大的话,我们再补贴一个基本生活费。
马国强表示,武钢在这一轮的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口号就是“要让每一位有工作意愿的武钢人都有工作可做,不因去产能 让一个有工作意愿的武钢人失业”。他说,武钢作为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把所有的员工妥善安排好。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变革
马国强表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变革。从武钢来讲,马国强特别提出要“创新”。他说,除了满足既有的消费,我们还应该创造钢材的需求。落实创造钢材的需求,比如中央城市经济工作会提出的,要大力推广装配型钢结构的住宅。我们现在修路、修桥、盖楼还有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如果我们钢铁企业有这个信心也这个能力,让我们将来的桥、楼都用上钢结构,这对钢铁行业、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这是我们要创造的需求。
另外,马国强对于“互联网+”也有自己的认知。马国强表示,对钢铁行业来说也应该借助互联网来定制化生产,以前武钢是批量化生产,可能将来也要过渡到定制化生产,当然内部智能制造、信息化也要同步的跟上,这是现在钢铁行业在迎接未来的智能制造2025也好、工业4.0也好,大家都在探索的一条路。
对于未来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马国强认为,界定互联网是一个手段,但是这个手段背后,更多的是观念的变化。就武钢而言,利用互联网这个手段,可以把战略产品通过互联网跟下游的用户更好的对接,那么它的需求能够很便捷的转化成我的生产订单,当然大家谈到“互联网+”,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来销售钢铁产品。武钢也意识到这个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所以现在除了战略性产品之外,其他的同质化产品,也在广泛的利用包括像找钢网、欧冶云商等平台。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