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月嫂”服务国标落地是个活范本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晴川 机关行管人员

  

  3月15日起《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在福州正式落地。今后福州月嫂按星级定薪酬,每月最低工资5000元左右。另外福州母婴护理行业在全国同行业首推“五个统一”办法,即统一体检、统一上保险、统一培训、统一上岗证及签统一合同。(3月14日《福州晚报》

  “月嫂”新国标是基于目前家政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技能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参差不齐局面而推出的一项新规。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家政服务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让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月嫂进入服务市场,从而使消费者真正能够放心和安心。但标准好是好,但因过于宏观,其效果未必乐观。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薪资是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杠杆。月嫂的收入越是诱惑人,就越能吸引社会人员参与竞争,但其“伺候人”的职业特性,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就业观念存在龃龉,一时很难改变,因而注定不会形成趋之若鹜的局面。换言之,就是月嫂群体的主角还得由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的外来人员担纲。这就是问题。因为按照新国标要求,即便是报考初级,不仅要求具备家庭保洁、烹饪、洗涤和整理衣物、照顾老人、护理病人、照料孕产妇、照顾婴幼儿等多项技能,还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更遑论“高星”。这些考试门槛,对大多数从业者来说未免苛刻了些。

  处理的办法无外乎两个。一是严格执行标准,没资格就不能从业,那结果便是,将不少已经从业多年的月嫂逼退市场。本来从事家政服务人员就捉襟见肘,如此一来,对缓解家政市场供需矛盾不仅毫无意义,只会雪上加霜。二是全部将现有人员纳入“笼子”予以“转正”。这是保住他们手中的饭碗,但代价恐怕只能是降格以求,甚至不得不放水。当一个严肃的新规只是一种口头要求,所谓“规范”不过就是人手一纸证书,除了可能使管理变得清晰简单,还能收获其他什么效果?

  而且,对月嫂定级虽然有了国标,但组织参与考试、培训等的支配权毕竟掌控在所在企业手中。而企业一旦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那么,月嫂的权益就很难保证。当然,这方面是可以通过行业规范管理来规避的,并不是太大问题。真正让人担心的地方在于,既然这个新国标着重于规范月嫂一方,而对雇主并没有清晰的条款加以约束,这就可能导致一种人所不愿见到的情形:一些月嫂可能出于担忧被投诉影响“升星”等原因,对雇主的侵权行为会选择忍气吞声。用一个群体的权益受损风险来保护另一群体的权益,这已经违背了权责对等原则,涉嫌歧视。

  目前月嫂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已无法回避,尤其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市场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在月嫂市场的春天里制定出台服务质量国家标准非常及时、必要,根据服务质量“按星定薪”的“私人定制”不仅符合市场行为要义,也可以有效遏制“天价月嫂”的幕后推手,但新规的细枝末节需严谨周全,坏事想在前头总没错。这恐怕也是该标准要求在今年2月1日全面实施,而很多地方还在徘徊观望的原因。福州之所以敢于先吃螃蟹,就在于其实行的包括“五个统一”在内的“三个举措”让他们有了足够底气。这无疑为在全国更大范围予以推广提供了一个活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