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地铁大兴线义和庄站A口出来步行两公里,就能看到京城高尔夫俱乐部。2月16日,懒熊体育记者来到这里,发现门口公告牌上写着“停业”二字。
“大年初五就开始推了”
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于2000年10月开业的京城高尔夫俱乐部,一度相当繁荣。2011 年,不仅改造翻新了原有的18洞球场,并新建一个27洞新球场,还推行会员制,建会所。
2014年,京城高尔夫俱乐部接到通知:因涉嫌违建,俱乐部将停业整治。2015年11月开始,这里彻底停业,20多名安保人员,如今仅剩5人。一位在此工作多年的安保人员介绍说,前几年的京城高尔夫俱乐部,每个周末都有三四百辆车来来往往,当下只剩一些市政府、发改委、土地局的工作人员偶尔来找老板谈话。
“大年初五就开始推了。”这位安保人员介绍说,京城高尔夫俱乐部的清理整治在2015年11月就开始了,春节休息了几天,年后继续整治。
京城高尔夫俱乐部被铲不是个案。据悉春节过后,北京共有12家高尔夫俱乐部面临类似的命运。2015年,著有《高尔夫和中国梦》,2014年《金融时报》最佳书籍之一)一书的美国记者丹·沃什博恩(Dan Washburn)曾预测,2016年中国还会关掉大约100个高尔夫球场。
时针拨回2014年7月。当时,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尔夫球场按取缔、退出、撤销、整改四类要求进行处理。当年9月份,北京取缔多家高尔夫俱乐部。与此同时,广东政府等开始严令禁止公职人员进入高尔夫球场消费。2015年3月底,各部委联合宣布取缔包括北京3家俱乐部在内的66家球场。
多米诺骨牌效应
为表明管制高尔夫的决心,北京不光使用政策手段,也用起了经济杠杆,将高尔夫球场用水从原来的4元/吨上调为160元左右/吨。以北京清河湾高尔夫球场为例,从2015年开始,他们开始执行新的40倍于往年的水费标准。按每月2000吨用水计算,清河湾每月水费支出超过30万元。在2015年,清河湾比往年多交了500万元的土地使用税,与此同时,他们还面临球场草皮维护,人员工资上涨等成本。
重压之下,各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状态每况愈下。根据《新京报》2015年的报道,全国范围内,山东的球场尤为严重。因为金融危机后,韩国企业大量撤出,导致在山东打球的韩国高尔夫人数大幅减少。
经济状况受到影响的还有卖场、经销商、零售商、导购、媒体等高尔夫多方面从业者。北京女人街高尔夫大世界市场总监苏丹丹坦言:“影响太大了”。苏丹丹介绍说,最近一段时期,女人街高尔夫大世界的商户销量下滑严重,个别商户甚至有时无法按时上交租金,这在2014年之前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高尔夫运动和高尔夫产业分开
高尔夫行业整体不景气,确为事实。但在原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院长张晓春看来,有一点需要厘清的是:高尔夫产业和高尔夫运动在中国是分开的。对于高尔夫运动,政府从未有过干涉。从这项运动进入大陆,到选手们参赛,至组建国家队备战奥运会,政府层面从未有过管制。
从产业角度来看,政府控制的是球场的过度膨胀,以及背后权力寻租、公职人员高消费、攀比现象、环境和用水问题、农村土地权争端、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等逐渐偏离其原本阳光、健康形象等问题。在产业的其他方面,比如产品制造、销售等,政府层面并没有过多限制。
对于留存下来的球场,如何立足于在中国高尔夫事业的健康发展,利用自己的场地、资源去推动中国高尔夫运动健康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培养,选手水平的提高,改善整体形象,才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就全球范围来看,高尔夫产业确实成本高、投资大、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经济不景气,就面临巨大挑战。2015年R&A全球高尔夫俱乐部行业报告显示,2010-2014年间,欧洲关闭了110个高尔夫球场,北美(包括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和大洋洲则分别关掉108个和47个高尔夫球场。
在这种局面下,众多高尔夫球场纷纷开始转型。国际范围内,改为养老院、清洁能源中心等其他用途的基础设施,是高尔夫球场转型的思路。在国内,也出现了个别高尔夫球场,腾出部分场地和时间来尝试发展足球高尔夫的运动。(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