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兵
品酒师在许多人心目中都是一个神秘的职业,他们似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任何白酒经过他们把玩、品鉴之后都会褪去神秘的面纱,还原本来的面目,让无数人艳羡不已。在河套酒业,有一位品酒师,年仅30岁,从踏入品酒这个行当到成为国家级白酒评委仅仅用了4年,成为河套酒业目前最年轻的国家级白酒评委,他就是刘晓柯。怀着对品酒师职业的好奇,记者近日参访了刘晓柯,探寻一位年轻人的追梦之旅。
人生有梦想才完整
“人只有为了梦想,执着于自己喜爱的事业,才能最大限度地燃烧自己的青春。”
大学毕业后的刘晓柯,一直在呼市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销售工作,但是一段时间后,却觉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便毅然辞去了现有的工作,坐上西去的列车,从呼市回到家乡陕坝镇,来到河套酒业成为酒体设计中心一名普通的员工。终于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企业,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当时的刘晓柯心中又是激动又是忐忑,回想起第一天上班时的经历,刘晓柯仍然历历在目:“第一天上班我就被这里的工作坏境所吸引,干净明亮的品酒室,一排排整齐的品酒桌,同时对品酒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但留到这里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白酒生产、品评的相关知识,而且嗅觉、味觉要有较好的灵敏性。先前就有很多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实习,但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能够通过考核,最终留在这里。虽然抛开一切,执着地想要成为一名品酒师,但是结果如何,自己心里真的没有谱。”
就这样,刘晓柯开始了三个月的实习考验期,在这个时期,刘晓柯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贪婪地吸收着所有有关白酒酿造的理论技巧,不停地进行着各种品评和培训,不会就问,错了就继续做实验,很快,三个月的实习期结束了,刘晓柯顺利通过了理论和品评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品酒师。
我要飞得更高
从一个门外汉到初窥品酒这个行当的门径,刘晓柯用了三个月,而从一名品酒师成为国家级白酒评委,刘晓柯也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
2015年12月7日至9日,第三届全国白酒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暨中国酒业协会2015届国家级白酒评委换届考评在广东举行,几百名各省顶尖白酒品评专业人员经过17轮理论与品评技能考评的激烈角逐,最终,刘晓柯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顺利取得了国家级白酒评委资格,成为河套酒业最年轻的国家级白酒评委。
在这之前,刘晓柯在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的全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全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状元榜白酒品酒师第一名,成为自治区白酒品评界的佼佼者。可以说,这一年是刘晓柯最幸福的一年,也是他所有的付出与努力得到认可和回报的一年。30岁成为国家级白酒评委,令很多同龄人都欣羡不已,但是在刘晓柯眼里,这可能只是他心中梦想的起点。“其实,品酒是一件需要你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品味、琢磨的工作,我还年轻,需要学习的东西也非常多,这次的成功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我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要飞得更高!”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品酒师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么潇洒,刘晓柯的成功源自他对梦想的执着和永远不服输的劲头,梦想的道路永远都没有捷径。“品酒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就像乒乓球运动员为了一个基本动作每天要挥拍上千次一样,品酒不仅需要你有敏感的嗅觉和味觉,同样要下很多苦功,我们每天取样、编号、做口感分析,每天重复的动作,一天下来,最多要品评好几十个酒样,相同的酒样要不停地品尝,分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每种酒样之间香型、口感其实差距并不大,想要清楚地区分每一种酒样之间的差别并记住同样酒体之间的特点是一件非常精细的活儿,这需要长期的苦练,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向前辈们虚心求教。”
他说在这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同样缺少不了酒体设计中心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对我的帮助。为了这次“国考”,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紧张、严格的培训,工作时间师傅们每天都会给我们参加考试的年轻人倒训练酒样。张红梅部长每周六日都会放弃休息来单位给我倒练习酒样,陪我们一起练习,对我们进行指导。总工程师任国军对我们也十分关心,他经常会来品酒室询问我们的练习成果,给我们鼓励。“感谢领导、同事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因为有他们在,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