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华
海关总署2月15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我国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均为负,低于预期,显示今年开年内外需未现起色。但1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自去年2月份以来首次环比回升,意味着二季度出口压力有望缓解。
分析认为,1月份出口数据与此前PMI新出口订单分项下滑一致,欧、美、日、澳制造业PMI集体下滑,显示2016年开年外需并不强劲,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也不利于经济主体预期的稳定。
据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分析,进口数据显示内部需求依然疲弱,反映出目前投资增速也偏弱,同当前房地产去库存以及压缩过剩产能有关。整体来看,1月份进出口数据表明,外贸的压力还没有释放完,动力还没有集聚完,潜力还没有挖掘完。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分析:“从季节性规律看,一般1月份数据往往受春节效应干扰较大。而今年春节又比去年早,工厂倾向于早歇工,因此今年1月的外贸受春节因素影响要比去年大,进出口形势可能并不像1月同比数据显示的这样悲观,更准确的判断还需综合一二月份的数据来考虑。”
中国供应链金融联盟顾问、深圳市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总裁文健君预计,机电、高铁、军工、船舶、核电等行业的出口今年会有较大发展,将带动我国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整体而言,我国出口有望稳中微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