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川庆物探倾力支撑龙王庙勘探开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地质成果钻探成功率高达82%

  本报讯 (通讯员 凌征翔 特约记者 屈永志)记者10月28日获悉,由川庆物探提供地质成果资料钻探的磨溪008-18-X1井,10月中旬在龙王庙组经压裂酸化后,测试日产天然气高达179.73万立方米。

  喜讯传来,川庆物探下古——震旦系专业化团队技术人员无不欢欣鼓舞。因为这是他们通过无数次的推演和论证,最终向甲方提交了该井定井必备的高精度构造成果、储层预测成果以及出靶点和入靶点的地质成果资料,才使得该井钻获高产气流。

  作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川庆物探研究中心解释一所下古——震旦系专业化技术团队,已对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深入研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此次在磨溪8井区地区再次钻获高产井的消息,对于主研人员李小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但她还是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果然和我们预测结果完全符合。”她激动地在电脑屏幕上再次打开了研究无数次的储层预测图和构造图,确认该井的地理位置和储层预测情况以及构造特征。

  川庆物探研究中心“下古——震旦系”团队主要担负从盆地角度开展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指明有利勘探区域,提出明确钻探目标,指导下步勘探、开发和地震部署方向。近几年单位推进专业化技术团队建设以来,坚持研究项目责任到人,及时协调每个专业化人才在团队里的专业化配置。真正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发挥全能的团队优势。

  回溯2011年5月,当高石1井获得了全面成功,让龙王庙气藏被惊天发现,下古隆起——震旦系成为了热词。短短的4年间,下古——震旦系专业化团队技术优势已经逐步凸显。从打破传统的解释思路,到专业攻坚成藏模式、沉积相、古构造演化史的精细研究,再将这些地质研究与储层预测、烃类检测、裂缝检测等技术相结合,一批高精度的地质科研成果,成为龙王庙相继钻获高产天然气的强力支撑。

  据统计,“下古——震旦系”专业团队先后完成了高石梯、威远、磨溪、川中川南过渡带及大川中北部的龙王庙组滩的地层厚度、滩体、岩溶发育区的预测。划分了4个岩溶相带,高产气井成功率高达82%。在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向甲方建议部署和论证探井数十口,获得日产50万方以上高产气井10口,龙王庙组获得日产50万方以上高产气井12口,配合西南油气田公司完成了龙王庙组和震旦系的储量申报。为磨溪地区龙王庙增储上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