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于宝兴:五年成长历程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不再是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而是勤劳与智慧的结合体,是创造力的结晶”

  2011年东滩矿最佳工(班)长、2012年兖矿集团劳动模范、2012年山东省劳动模范、2015年第七届感动兖矿人物、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五年来,这是兖矿集团东滩矿综采一区检修班工长于宝兴所取得的“看得见的成绩”。

  “我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些,”于宝兴近日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的成长是煤炭系统劳模这一光荣群体在“十二五”期间转型成长的一个缩影。

  

  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2011年,工区22个新工人“传帮带”的重任落到于宝兴肩上。半年后,于宝兴发现,仅掌握采煤机、液压支架等个别工种维修技术还不够,现场需要“多面手”。他组建“班组小课堂”,但简单的比划,让职工对繁琐的事故诊断处理还是云山雾罩,有个技术革新、技艺传承平台成为于宝兴最大愿望。

  “去年下半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国普遍推进。以我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便顺势而生。”谈到企业为他创造的良好环境,于宝兴特激动。

  工作室采取跨区队多领域合作方式,吸纳技术骨干20人组成。目前已完成“深井厚煤层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研究与应用”、“深部开采综放工作面较大变形顺槽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研制应用”等10多项创新创效成果。

  “要让劳模挑大梁出头彩,从而引导更多职工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该矿党委书记韩开佩告诉笔者。这也是对东滩矿“十二五”规划中“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关注劳模群体成长的阐释。

  “博采众长、奋进升华是一种快乐,享受劳动、享受生活、共享矿井发展成果更是一种快乐。”于宝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步入全国劳模行列

  

  “综放工作面使用12#铁丝经纬网维护端头顶板,1308泵站乳化油泵送代替轨道运送1308综放工作面机头上网方式优化……这是我整理的‘金点子’。”早班升井后,准备去矿工会的于宝兴边走边和笔者聊。

  “检修工管好自己那一片就行了,而工长要对整个采面的机械设备了如指掌,系统性、专业性很强,过去的那些知识已远远落后了。”

  今年4月28日,全国劳模于宝兴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以后,44岁的他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其实,早在2012年参加省劳模表彰会后,他就在单纯操作型、技术型工人向综合知识型、管理型人才转变的道路上开始跋涉。

  转变的过程需要付出不懈努力。除个人刻苦自学外,矿上每年都派他到集团及高校参加培训和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不断充实着于宝兴的头脑,工作面皮带头破碎机联轴器改造就是他通过外出学习思考后摸索出来的。

  于宝兴说:“由于皮带头破碎机安装不正,用3个月联轴器花键就磨损了,采取改造措施可以提高联轴器使用寿命1倍以上。”

  “不再是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而是勤劳与智慧的结合体,是创造力的结晶。”于宝兴这样定位新时代的劳模。

  

  保持状态走下去

  

  “不管啥样工作,只要爱岗敬业,平凡中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于宝兴说。

  过去五年,他就是一直用这样的话语激励自己,尽管拥有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却一直在他心底扎根。因父母年迈和面临高考的女儿都需要照顾,于宝兴在2012年就让妻子提前辞职在家照料老人和孩子。女儿18岁了,他只陪孩子过了一次生日。

  但有样东西,却让于宝兴始终牵肠挂肚:“一起工作是缘分,不能让伙计们受委屈。”老家在外地的职工小石在矿上结婚,家里来人少,于宝兴安排当天休班的6名青年职工帮忙张罗;职工老李出车祸腿被撞伤,非常烦心,几名工班长经常带着营养品前去看望、开导,并动员全班职工捐款解了燃眉之急。

  “国庆前夕,被授予2015年感动兖矿人物,企业的关怀是对我最大的鼓舞,未来五年,希望煤矿的日子能好起来,希望自己可以保持这样的状态走下去。”谈到未来,于宝兴信心十足。 (王建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