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开荣
第八章 天字七号:本质安全管理法之预警应急体系——天保体系
预警应急管理的意义,就是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可进一步提高事故前的预防、事故应急处理前的准备、事故爆发期的应对、事故处理结束后的恢复四个阶段的能力。
预警应急管理的理念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并非易事,事故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未雨绸缪,随时都要做好应对事故发生的心理和物资准备。通过加强预警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公司内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公司全员参与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司生产安全稳定。
应急预案是预警管理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对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的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等级、影响范围及响应分级可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在企业的应急管理当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日常的生产活动当中,针对本单位危险源、危险目标而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因其涉及范围广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本单位危险源、危险目标在日常运作监控时发现发生偏离正常状态时,车间或班组应该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譬如在合成氨合成反应塔塔壁温度高时,可采取调节冷副线加大冷激量,降低温度等。
现场处置方案与专项综合预案的不同在于:
1、针对的事故程度不同。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小事故。在发生小事故时,车间或班组应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可有效避免事态的扩大,有利于对事故的控制。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进而导致大事故的发生时,则需启动事故专项或综合预案。
2、涉及人员不同。现场处置方案主要由车间或班组成员实施,仅仅由本车间或班组的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就能把事故控制住;而事故专项、综合预案需要公司主要负责人调动公司各部门抢险救援力量进行事故抢险和救援,必要时报告请求政府进行抢险救援。
3、组织制定部门不同。现场处置方案主要由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各危险源、危险目标组织制定;而专项、综合预案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
4、目的不同。现场处置方案主要目的是控制小事故的发展,并且使事故得到处理,消除事故,恢复正常生产。专项、综合预案的目的,主要是在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使工作人员能从容及时地按照方案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使系统得以恢复,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以挽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制定、评价和学习
各车间成立专业评价小组对车间的危险有害因素逐条进行辨识和分析,讨论形成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清单,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需要制定预案的紧急情况。
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车间干部以及各职能部门干部组成预案编制小组,分专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同时公司成立专业评价小组,对编制完成的预案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由总经理或分管安全副总进行签字批准。
公司将应急预案的有效版本合订并大量印刷成册,下发至各车间各班组,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以熟悉预案内容,在日常的班组安全活动中,不断重复加强对预案的学习。
同时,公司必须如实告知员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公司在组织制定操作规程时,将各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必须写入规程供员工学习,并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员工应严格遵守执行公司的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将应急措施牢记在心,同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心,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记录和纠正
每年安全生产月各车间集中组织开展车间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11月集中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公司每年组织对公司级的应急预案开展演练。通过演练使员工熟悉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方法,也加深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记忆。演练结束后,形成演练记录和评价记录,员工对预案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集中后上交至公司安委会。公司每年组织专业小组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进行专业讨论和修改,从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具备可操作性。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保障
公司内的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是跨部门、多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级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对主要重大设施、设备单独多次反复演练,着力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更需要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统筹规划应急物资储备,长期建设,不断完善。
除了预案提供方案支撑,为了保障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展开,建立支持保障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包括:
1、制度保障体系。公司应明确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规定相关组织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划分响应级别,明确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要求、资源和经费保障、法律责任等。
2、通讯系统。公司应建立可靠完善的通讯系统,通讯系统是保障应急救援行动的关键。可靠的通讯系统,可以保证应急救援过程中各救援组织内部,以及内、外部之间信息传达的畅通,同时要准备一套备用通讯系统,以防万一。公司在厂区范围内设置应急广播系统,可以在厂区范围内集中传达信息。同时各岗位需配备内部电话,调度室除了配备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外,还需配备防爆对讲机,保证通讯的安全高效。
3、报警系统。可利用公司的应急广播系统在紧急情况下承担厂区范围的报警任务。利用报警系统向受事故影响的员工 (人群)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准确传达事故信息和防护措施要求,指导员工正确疏散。
4、资金与人才支持系统。公司要将突发事件管理纳入公司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完善公司安全预警应急体系经费列入年度安全投入预算,建立有专家参与的应急队伍,从而形成统一、高效、有权威的突发事件组织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处理后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深入研讨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危害性,整理出预防和处理意见,不断完善预警应急体系和职能部门的管理。加强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运行和管理的指导、协调,不断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体系,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关部门协助响应、信息快速响应等配套制度。
5、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员工的事故应急处理技能教育培训,如应急救援政策、基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基本知识等;二是为全面提高应急队伍的作战能力和专业水平,设立应急救援培训站(点),对各类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的强化培训,如基础培训、专业培训、战术培训等。
天保体系在本质安全管理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出现紧急状况时预防事态扩大的关键所在,也是公司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卫员工生命安全的最忠诚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