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峭壁”缚“苍龙”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淮北朔石矿业东部井Ⅲ315大倾角工作面回采侧记

  ■ 陈春秋

  

  工作面倾角平均33°,局部达45°,机、风巷最大高差70米。不到现场你无法想象到什么是大倾角。不到III315工作面,你感受不到经济压力下矿工的智慧与艰辛。“十一”黄金周刚过,笔者来到被称为“淮矿第一大倾角”的朔石矿业东部井III315工作面,探访矿山最可爱的人是如何挑战“不可能”,在“峭壁悬崖”上“抠出”滚滚乌金的。

  

  垫木“睡觉”

  

  “风巷物料码放不整齐,防尘帘悬挂不正规。”矿上每周组织一次集体上岗检查,从文明生产到标准化施工,梳理安全管理上的“瑕疵”,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凡是出现垫木‘睡觉’(闲置),就说明物料没有按照标准码放。”为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采掘机运通等相关专业,全面推行“线性”管理,采掘工作面统一制作了规范物料码放的垫木,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物料必须分类、上架、挂牌、成线。

  

  扼守“生命线”

  

  “一定要落实好 ‘三机配套’,确保工作面回采成功!” 淮北矿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方良才高度重视III315工作面回采,多次询问工作面开采情况。

  “变了,但还有提升的空间。”9月30日,淮北矿业代理安全监察局局长周卫金看过工作面后,提出整改意见。

  一个工作面缘何牵动那么多人的心、成为集团公司领导关注的重点?与闸河煤田所有的矿井一样,经过40年的开采,东部井一、二水平相继报废,资源濒临枯竭。唯有三水平,还存在老塘出水、顶板破碎、大倾角、大采高、火成岩侵蚀等不利因素,可以说是 “五害”俱全。如此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不仅在集团公司是首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煤炭行业也是少有。故此, III315工作面被淮北矿业集团列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该III313首采工作面,从2011年9月开采,历时两年,终因条件恶劣而收作。首战“失利”,一直成为公司干群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东部井现有职工2100余人,三水平开采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名职工、家属的吃饭问题。

  “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手段!”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公司领导提出:一个月内副总以上领导干部一律不准离矿,各单位正职晚上7点半调度所签到。采掘单位要跑起来工作!机关、后勤要围绕安全生产唱起来、跳起来、动起来!

  “人一天不吃饭发慌,煤矿一天不出煤矿工也发慌!”“矿不分东西,人不分彼此。只要西部井有的,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设备运转不正常,保运区区长下井带人处理。刮板输送机“飘车”,采煤系统分管领导现场跟班解决。劳动力紧张,从西部井紧急抽调15名精干力量前来驰援。矿车短缺,当晚从西部井拉来12张车皮……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随之打响。

  

  安全防护,一个都不能少

  

  保险带、防坠网、防飞矸网、安全梯、防护板、防滑梁、软防倒、硬防倒。从工作面上隅角到下出口,从煤壁到支架,从顶板到底板,整个工作面“戒备森严”,俨然是一处全封闭、全副武装的“工厂”。

  为过渡风巷与工作面之间的高差,综采区采取分层接顶的办法,人为制造阶梯顶板,再辅以安全梯,方便人员出入,提高了安全系数。为确保上出口炮采段的回采安全,有职工提出挂两层防护网上“双保险”的建议,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职工的安全。

  “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设备!”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公司推行“两采一准”工作方式,给设备足够的“修生养息”时间。

  大倾角工作面防止煤块、矸石飞溅固然重要,综合防治水也不能含糊。公司梳、治结合,把工作面的水梳理、集中引到支架后方,通过老塘引流至机巷,层级排出。水不进面、不掺煤流,确保了运输安全。

  

  一颗“公”心稳天下

  

  “稳定队伍,靠的是一个‘公’字。”10月10日下午,工作面需要下急料。单位实在抽不出人手,综采区区长杨洪武与马凯一合计,两人换上工作服直奔机厂。

  “将有必胜之心,兵无懈怠之意。”杨洪武说,新领导班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凝聚的不仅是人气,还有战斗力。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直射在心坎上,职工思想上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9月中旬,工作面计划两个小班完成机尾延长,在杨洪武的带领下,区队当日在完成1570吨生产任务的同时,提前半班完成计划。而就在9月初的另一次延长工作中,杨洪武从当天中午12点下井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6时方才升井。

  8月份,III315工作面试运转期间生产原煤31000吨;9月份,在两次机尾延长(对接)的情况下,安全生产53500吨。截至10月13日,工作面已正常推进115米。风、机巷,顶板,支架,煤机,大车等状态良好,运行正常。

  “不能算成功,只能说是稳步推进。”离开III315工作面,东部井生产负责人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