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丙驹
金秋十月,风和日丽。国庆长假刚过的10月9日上午,应四川金盆地集团董事长余刚的邀请,记者陪同本报总编辑、党委书记龙良贤前往位于崇州的四川金盆地集团。
龙总此次“金盆地”之行,随身带着自己专门为四川金盆地集团和董事长余刚书写的三幅书法作品,以“巴蜀清圣,酒林佳酿”、“打造酩酊天下的美酒之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点赞之语,表达了总编辑对“金盆地”美酒及以余刚为代表的金盆地人深邃凝重的人文情怀。在余刚隐隐透出一股醇厚馥郁酒香的办公室里,举行了简朴的赠送仪式,董事长余刚接过龙总赠送的墨宝,感谢之情溢于言表。两位“报企一家”的掌门人合影留念,记下了对双方合作双赢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两位领导亲切坦诚的交流,对双方多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话题从“金盆地”这个起名谈开去。龙总说,“金盆地”好像一个“金元宝”,象征金光闪耀的财富。余刚在首肯的同时,意味深长地补充说,做的是“金盆地”企业,但不能有盆地意识,执传承与创新的牛耳,前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就当前处于“新常态”下的中国酒业而言,有着30多年“豪迈”经历的“金盆地”凭着积淀与实力,一定能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赠送书法作品之后,在余刚董事长和集团原工会主席的带领下,龙总到集团生产车间、白酒公园、万吨级生态储酒区、川酒文博馆等参观,对“金盆地”的物质、精神形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参观过程中,龙总特别从酒文化的角度切入,对“金盆地”的文化、品牌的内涵予以高度赞赏。龙总说,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到苏轼把酒问青天;从文君当炉卖酒,到贵妃醉酒牡丹花下,诗与酒酝出了泱泱中华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以及书法创作,中国文学史、书法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看到《金盆地酒赋》中“江山代有名酿出,当今豪迈金盆地”这两句诗时,龙总激情洋溢地表示,将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金盆地”提到“江山”与“时代”的高度,这是“金盆地”实至名归的定位使然。龙总同时表示,“金盆地”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完全是创业者们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结晶。梳理他们创业、创新、创富的轨迹,发现以金盆地集团董事长余刚为代表的酒业将士,其思路、战略、文化、善举等行为理念,全都紧紧围绕着一个“魂”字谋篇布局、笔走龙蛇,写出了一曲豪气干云的《好酒好喝不上头》的美酒之歌。
龙总认为,昨天、今天、明天,“金盆地”高举改革的大旗,咬定确切的目标,奔向锦绣的前程。因为,以余刚为代表的金盆地人,已经和正在继续做的一件非同凡响的事情就是打造酩酊天下的美酒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