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破传统的煤矿生产“三八制”模式,到推行人性化的“两班制”生产模式,两年多来,“两班制”带给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的变化,已经深入到企业和矿工的方方面面,给矿工辛苦劳累减负卸压,为企业改革脱困凝心聚力,令小河嘴煤矿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告别“疲劳战术”,身心更健康
实行“两班制”以来,让小河嘴煤矿采煤一队生产班长赵兴贵感觉变化最大的是,职工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生病请假现象少了,班组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搞‘三八制’,早班、中班、夜班轮着上,全班人困马乏,开个班前会,会议室里呵欠声不断,个个无精打采,坐在人车上都在眯眼打瞌睡。现在实行‘两班制’,下班后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加上不用再上恼火的夜班,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好多了。”谈起“两班制”带来的好处,赵兴贵说。
小河嘴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厚0.7米以下,是典型的极薄煤层开采,环节多,战线长,以前职工每天井下时间长达12小时,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多年来,该矿沿袭井下三班制,职工每星期轮流休1个班,遇到特殊情况还需加班连轴转,超时间、超强度的作业,让职工疲于奔命,既不利于维护职工健康,又不利于安全生产。
从2013年开始,小河嘴煤矿推行“两班制”生产模式,采煤队职工只上早班和中班,取消夜班;掘进队职工早班和中班作业,取消对口班,空出来的夜班进行设备检修,让人和设备都能得到休息。
另外,该矿配套建立了井下职工强制休息制度,采掘队职工每上3个班必须休1个班,机通运辅助队职工每上5个班休1个班,如果职工个人不愿休息,由区队安排强制休息;如因当班排班人员不足,就由区队安排全队集体大休,职工每个休班矿上给予30元的生活补助,保障职工充足的休息时间。
充足的休息时间保障了职工身心健康。该矿职工“三违”现象逐年下降,各类人身伤害事故也在逐年递减,连续8年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到2015年10月6日,该矿已实现安全生产3060天,是达竹煤电公司目前安全生产周期最长的矿井。
优化生产组织,生产更高效
从2014年2月份开始,小河嘴煤矿出台了严禁采掘队超时作业制度,采掘队职工单班井下作业时间(加上井下上、下班路上时间)不准超过9个小时,并相应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比如,当班井下作业时间超过9个小时,所在队的队长、党支部书记和现场跟班的科队级机关干部每人处罚200元,并在全矿通报批评;在此基础上,每班再超时30分钟,处罚相应增加200元。出台这样的规定,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实行“两班制”和严禁“超时作业”制度的实施以来,该矿先后有9名科队管人员因超时作业受到经济处罚和公开通报批评处分,在科队级管理干部中引起很大震动,逼得各采掘区队和安全、生产、技术、调度等业务科室主动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生产组织,在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形势下,从量的增大转到质的提高。
为此,该矿倾力打造采掘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质量标准化的“四化”矿井建设,为缩短作业时间创造条件。投入7000万元改造生产系统,建成了集监测、控制、调度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指挥中心,实现了压风、排水、电力等系统自动控制和变电所、水泵房等机房硐室无人值守;装备了电牵引爬底板采煤机、电液控支架综采机组、高效极薄煤层大倾角综采机组、掘进挖装机等先进设备,采掘面均实现了连续化运输;运行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集成、分析和处理矿井安全生产数据,对隐患、“三违”和事故全流程闭环管理。
通过系统改造和装备、科技投入,该矿在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改善生产环境的同时,极大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并达到了减人提效的效果,工效比改造前提高了39%,平均每个采煤工作面还减少用工14人。
为缩短作业时间,各科队也是结合实际,不断优化生产组织。生产部门推行预裂爆破沿空护巷技术,减轻了职工护巷劳动强度,节约了支护材料支出;采煤二队在两个综采面成立了专门的准备班,把工作面检修和上、下缺口准备拿入准备班,实行早班和中班生产,夜班检修和准备工作由固定的准备班组负责,减少准备时间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缩短了职工当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能;各采掘队利用夜班时间推行设备强制性计划性检修,杜绝了过去三班生产连转轴,设备检修小打小闹,杜绝了设备生产过程中“掉链子”和三天两头“趴窝”现象,在安全上解决了职工夜班生产事故易发的问题,保障了早、中班的顺利生产。
用好业余时间,职工更快乐
实行“两班制”以来,加上单班作业时间的缩短,该矿职工的业余时间增多了。小河嘴煤矿 实施的“两班制”惠及一线职工,其终极目标是让职工得到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工作生活幸福感。
该矿投入资金持续改善职工的学习、娱乐、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强化职工的系统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建成了职工休闲广场、工会职工娱乐活动中心、区队图书角、室外篮球场、室外健身场、多媒体电教室等文体活动场所,满足了不同爱好者的需要。
该矿利用业余时间抓好职工培训,给职工量身定做培训计划,通过在岗学习、送外培训、办班培训、强化培训、脱产培训、自主培训、个性化培训等形式给职工“充电”。
今年以来,该矿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员工4601人次,培训考试合格率达98.96%;培训特种作业人员54人次,培训合格54人次,培训合格率达100%;有25名职工以自考和电大等方式取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
尽管企业经营困难,该矿继续组织职工分批次前往川煤集团米易疗养中心进行疗养,特别是组织采掘一线的班组长、骨干职工参加疗养,调适职工身心。该矿团委每年定期举办青年联谊会,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让10多名青年职工在当地收获了爱情。
实施“两班制”生产,还给很多职工家庭带来新感受、新滋味。该矿采煤二队队长胡荣钢说:“实行‘两班制’和禁止‘超时作业’,看起来生产的时间减少了,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高了,安全好了,煤质好了,成本降了。连我们家的生活质量都跟着提高了,以前上下班是‘两头黑’,孩子十天半月也见不到爸爸,现在基本上准时上下班,和家里人沟通交流的时间都多了起来,有时候一家人进城看看电影,逛逛公园,父子感情深了,就连老婆现在对他说话都温柔了许多。”
幸福是一种动态的感受,随着“两班制”的深入推进,相信随着职工幸福指数会继续温暖上扬,小河嘴煤矿将更具魅力。(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