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河南首席记者 李代广 特约记者 邢来彬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双汇培育了庞大的肉类产业,在生猪养殖业和屠宰业,肉制品深加工业,三个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国、美国分别拥有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
2014年12月8日,在双汇成立30年庆典上,万隆在致辞时说,双汇辉煌30年,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得益于企业专业专注的发展战略和品牌定位;得益于双汇管理层、员工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得益于充分发挥科技、资本、人才的力量;得益于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文化;得益于投资者、销售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与双汇风雨同舟,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至今,万隆共引进了六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外商参与双汇的投资,组建了30多个合资公司,培育了香港万洲国际和大陆双汇发展两个上市公司,促进了企业发展上规模。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偏离主业,不改变发展战略,不损害企业利益,不丧失企业品牌,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互利共赢,实现了企业发展、股东受益、员工福利有保障,实现了产权、技术、管理、机制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合作共赢,提升了民族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体现了双汇人的爱国情怀。
万隆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引进世界一流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建设现代化的肉类联合加工基地。这些加工基地,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工艺设备先进,检验检测设备和环保设施完善,始终保持我们的技术、工艺、设备在肉类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双汇培育了庞大的肉类产业,在生猪养殖业和屠宰业,肉制品深加工业,三个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国、美国分别拥有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
同时,培育了两个上市公司,“双汇发展”深圳上市,“万洲国际”香港上市。“双汇发展”被美国《福布斯》评为2013亚太地区,最佳上市公司50强,在2014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100强排序中,“双汇发展”列全球第24位,中国大陆第1位。“万洲国际”股票被列入英国富时指数、香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
因此,万隆经常自豪地说,时代造就了双汇,双汇无愧于时代。
铁腕抓质量
品牌形象和信誉高于一切
多年来,双汇的品牌信誉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肉类品牌,2014年双汇品牌价值达300多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肉类行业第一。
在万隆的心中,双汇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高于一切!因此,他始终把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当做企业的生命,坚持创名牌、保名牌、发展名牌。始终坚持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铁腕抓质量,铁心保安全,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多年来,双汇的品牌信誉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肉类品牌,2014年双汇品牌价值达300多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肉类行业第一。
目前,双汇在国内31个省市,拥有近百万个销售网点,产品辐射到全国的商场超市、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实现了销售网络的全覆盖;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
专注肉食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杀猪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万隆坚持“杀猪卖肉”这一最传统的产业,企业大了不改行,钱多了不炒股,竞争当中不转向,始终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
“我不是什么企业家,只是一个杀猪的,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杀猪。”31年来,万隆以实业为本、专注肉食,他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专注成就辉煌”理念:有钱不能乱用,只干自己有优势的事。
万隆认为,“今后我们就干好这一行,不走多元化的道路。因为我们这些人来自于农产区,本事都不大,就这一件事你能把它做大做好,做得叫别人不敢碰你,我觉得就可以了”。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万隆坚持“杀猪卖肉”这一最传统的产业,企业大了不改行,钱多了不炒股,竞争当中不转向,始终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严格企业发展战略和品牌定位,坚持实业为本,专注肉食,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保持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的地位。
1998年,春都和双汇的销售收入是差不多的。但春都公款报销的手机有200多部,双汇不到30部;春都购买的小轿车有200多辆,双汇10辆;春都每年的招待费用达1000多万元,双汇不到50万元。仅这些费用,春都就比双汇多了近2000万元。这样的“不差钱”,让春都的决策者钱令智昏,不断地多元化投资,前后上马了近20个项目,最后不但没有创造价值,还把主业火腿肠生产所产生的利润全部赔掉。
在万隆看来,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则以流动资金管理为中心,流动资金管理以现金流量管理为中心。所以,30多年中,双汇一直实行最为严格的财务管理政策,企业从未在这方面出现过风险。
与此相适应,万隆对资本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他自始至终要求双汇“借力资本,海纳百川”:从最初与香港华懋集团、美国杜邦公司合资,到陆续引进6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6家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进驻,特别是2006年高盛集团、鼎晖投资以2.5亿美元收购地方政府持有双汇股份的国有股,这些举措让双汇彻底改变体制。
“我们始终控制着这个企业,包括发展定位以及战略目标。如果国有资产不退,这些大的资本进不来,双汇早没了。”万隆曾如此评价双汇历史上的“最关键一跳”。
实践证明,借助资本的力量,企业获得了长治久安,企业家“获得保护”,尽管当时“贱卖国有资产”的言论曾一度甚嚣尘上,但仅仅数年,它们都在双汇的“硬通货”指标面前,被击得烟消云散。
就性格而言,参军的经历影响了万隆的一生,“锻炼了胆略、意志和吃苦能力,现在干企业遇到点困难,那都不算啥,我都不怕”。的确,他注重强健的体魄,平时很注意保养;他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表,痛恨迟到和不守规则;除了工作,他也无其他任何享乐及爱好,生活极其机械单调;他心直口快,从不怕得罪人,也不在乎外界的批评和看法,一向我行我素。
在过去数十年间,他与市场较量,与体制博弈,与资本过招,与时间赛跑,“向来都是大赢家”。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赠
因为对教育和公益事业的持续支持,双汇获得了“爱心助学慈善企业”称号,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突出贡献企业奖”。
“只要社会需要,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参与社会捐赠。”万隆在几年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今年8月21日,双汇举行了2015年集团考上大学职工子女奖学金发放仪式,根据公司工会《双汇职工子女考上大学的奖励规定》,经职工个人申报,基层工会初审、公示,集团公司工会审核,共有218名职工子女获得奖学金,其中漯河总部有136名职工子女为“金秋奖学”的第一批奖励对象,奖励金额39.5万元。
到现在,“金秋奖学”活动已经走过5年,一共为2021名职工子女发放奖学金累计526.6万元。
30多年来,万隆从捐款建小学、助力灾后重建到支持新型农村建设,用公益事业践行着其对内部员工乃至整个中国市场的承诺。
在中国食品行业深耕多年,双汇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意在为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难,圆大学生求学梦想。
“作为国内最大的肉类联合加工企业,双汇的成长与壮大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消费者对双汇产品的青睐,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双汇不但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放心的食品,也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万隆在双汇援建西藏学校捐赠仪式上曾这样告诉媒体。
为了支持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西藏的教学条件,让当地的藏族孩子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2012年12月15日,双汇向西藏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用于捐建和改建当地5所学校的教学楼和教学设施。
2006年,双汇向仪陇县人民政府捐赠100万元建设双汇小学;2010年,向漯河市慈善总会捐款50万元,被漯河市文明委授予“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先进单位”;同年,还向河南省教育厅捐助3000万元以资助贫困大学生。2011年、2012年,双汇又分别向漯河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河南农业大学捐助10万元……
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冰雪灾害,双汇率先捐款15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同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双汇在第一时间号召集团全体职工为灾区捐款捐物达1500多万元,帮助受灾群众渡难关。
2013年,向河南省光彩事业部基金会捐助500万元,用于助推临颍县小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14年,双汇向漯河慈善总会捐助了30万元用于和谐家庭幸福基金。
因为对教育和公益事业的持续支持,双汇获得了“爱心助学慈善企业”称号,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突出贡献企业奖”。
荣誉越大,企业越大,责任也越大,据了解,在万隆的倡导下,双汇的慈善基金已在筹备中,未来,这一基金将用于扶贫济困、奉献社会,帮助企业里和社会上的贫困职工、贫困大学生等一切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