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齐聚3000多名全球华商精英、各界贵宾的十三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华商代表作主旨发言,在发言中他直面当前华商存在的不足,强调全球华商要强化“共赢理念”,让共赢理念成为华商共同基因,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华商们的普遍共鸣。
“共赢”理念是华商文化的历史延续。周海江表示,中国古话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它指的是保持中正立场的规律和方法,是人精神修为的一种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强调和谐。保持自我心态的和谐、与人相处的和谐、与环境相处的和谐。而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这条商贸通道见证了华商通往世界的脚步,也向全世界传递着和谐、共赢发展理念。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带动周边国家地区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对中华源远流长的“共赢”理念的传承弘扬。
“共赢”理念是华商发展的现实需要。周海江说,现在世界针对我们华商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使我们的形象受到影响。反思一下,我们华商往往过于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过于依靠自身的、个体的、家族的力量,谋求发展扩张,这既是全球华商的可贵传统基因,但也可能因此忽视了其他群体的感受,忽视了当地的一些规则秩序和文化习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共赢理念上找答案。
周海江还举例说,他领导的红豆集团从8年前开始,试探性地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了一个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西港特区。红豆用“共赢”理念解决了帮助克服了人生地疏和投资安全等问题,与当地政府和人民和谐共处,实现共赢。在建设过程中,西港特区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向红十字会捐赠,救助当地弱势群体,为周边乡村改建学校、修桥铺路、义务授课等。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万隆会议上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时明确提出,“要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运营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洪森多次表示,要把西港特区建成“柬埔寨的深圳”。目前,已有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地的85家企业投资入驻,其中60家已投产运营,从业人数1.2万。
“共赢”理念是华商发展的未来路径。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决定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发展区域的跨国界,二是项目投资的集群化。周海江表示,刚才已经说了我们华商在与他人合作、共赢方面还不很擅长,这不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尽快强化“共赢”意识。
如何实现“共赢”?周海江认为,根本路径就是努力维护好相关方的利益。企业应致力于为股东、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方建立共赢关系。包括保证股东的投资安全和争取到更大的回报以及权益;给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做到生活有保障,事业有希望,情绪有释放;为顾客提供安全、价廉物美的物品,让顾客对我们产生信赖;拓展与供方关系;与合作伙伴形成牢固的产业链关系;与政府共赢,就是要在解决就业、维护稳定的同时,双方都能获得更多支持;做到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平衡;与社会(社区)共赢,就是要带动和改善周边社区共同发展,支持各项公益事业,使社会更加和谐。
据悉,第十三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努萨杜瓦会展中心举行。世界华商大会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于1991年最早倡导和发起,由各国华人工商社团主办,每两年举行一次,其宗旨是促进华商与外商在经济、商业和学术关系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发展。历届会议均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商界领袖出席,主办国国家元首也均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本届大会以“融聚华商·共赢在印尼”为主题,举办开幕式、主旨论坛、成功企业家论坛、东盟区域一体化合作论坛等多场活动。(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