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百强年营业收入总和首次超过万亿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2015成都企业100强榜单重磅出炉

  ■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李友军 摄影 文丹

  9月16日,具有成都经济发展“风向标”之称的2015成都企业100强榜单,在天府国际成都市金融中心召开的“2015成都市百强企业发布暨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隆重揭晓。同时,2015成都企业100强综合发展报告及成都制造业、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也在会上公布。据报告显示,2015成都市百强企业的年营业收入综合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5.46%。其中百强榜首易主,新希望集团以782亿元,超过去年的榜首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即富士康集团),成为新科状元。

  

  成都企业百强发布会是由成都企业联合会、成都工业经济联合会、成都企业家协会、成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都工业与企业家》杂志社主办, 成都市经信委巡视员李忠仆、成都市国资委巡视员严蓉等出席发布会,四川省发改委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小刚作了题为《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及企业发展的应对》的主题演讲。

  百强榜首易主

  营收综合首超万亿

  据成都企业100强发展报告显示,2015成都企业100强的年营业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5.46%。其他5大经济指标也同步大幅增长,其中,净利润实现588亿元,同比增长21.23%;资产总额19954亿元;同比增长21.66%;所有者权益4475亿元,同比增长18.95%;纳税总额756亿元,同比增长3.46%;从业人数78万人,与去年持平。从营业收入上看,100强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企业已达24户,营业收入合计7232亿元。50-100亿的企业23户,营业收入达到1670亿。

  同时100强企业的榜首易主,新希望集团以782亿元,超过去年的榜首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即富士康集团),成为新科状元。其他位列3-10名的企业分别是:一汽大众汽车成都公司,通威集团,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戴尔(成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公司,四川科伦实业集团,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成都建工集团。

  此外,在2015企业100强榜单中,从产业分布上看,制造业占46户,营收合计6822亿元,户均148.38亿元;服务业48户,营收合计2851亿元,户均59.4亿元;建筑业6户,营收合计747.4亿元,户均124.6亿元。

  制造业100强

  电子信息业名列前茅

  作为成都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也是成都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制造业,其百强榜单与民营企业、服务业榜单首次进行发布。据2015成都制造业百强报告显示,入围制造业企业100强中,上100亿的企业16户,营业收入57,554,072万元,其中食品5户、汽车2户、电子信息4户、生物医药1户、机械2户、石化2户;50亿—100亿企业6户,营业收入4,047,898万元;10亿—50亿企业42户,营业收入8,790,888万元;10亿以下企业36户,营业收入2,801,536万元。入围企业在数量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上100亿企业增加2户,50—100亿企业减少2户,10亿—50亿企业减少1户,10亿以下企业增加1户。

  制造业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为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同比分别为7.68%、11.32%、-4.89%、0.63%和9.07%。增速最快的分别是:新津县、双流县、龙泉驿区,同比16.63%、11.32%和10.25%。

  从资产规模情况上看,入围制造业企业100强资产规模61,648,517万元,同比增长8.02%。资产总额超100亿的企业达11户,资产总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从利润总额情况看,成都制造业100强利润总额3,672,123万元,同比增长20.10%。位列前十名的企业实现利润2,631,429万元,同比增长17.57%,占制造业企业100强利润总额的71.66%。利润排名第一位的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同比利润增长19.67%,排名第二位的企业是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三到十位的企业分别是: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5成都制造业100强分布在电子信息、轻工、汽车、能源、建材、石化、生物医药、冶金、机械、食品等10个行业中。拥有制造业企业100强前三位的行业是:电子信息20户、食品18户、机械15户。

  民营经济突飞猛进 占据企业半壁江山

  作为成都企联首届对外发布的榜单,该榜单通过近半年的时间共审评出成都最具代表性的100户民营领军企业(以2014全年销售收入为排序的主要依据),据分析报告显示, 近年来,成都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已占据全市企业的半壁江山,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2014年全市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为48.2%;完成民间投资3740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达57.0%;全市民营企业98.1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5.1%。

  2015成都民营企业100强总销售收入额达41,773,249万元,同比增长6.52%;利润1,798,877万元,同比增长0.80%;纳税总额1,516,428万元,同比增长3.91%。100亿以上的企业7户,其中超500亿的企业2户;50亿-100亿企业11户;10亿-50亿企业40户;10亿以下的企业42户。

  从行业分布看,其中营业收入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食品业占比39.58%、商贸业占比14.69%、生物医药业占比12.18%、房地产占比7.62%和电子信息6.30%。入围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是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名是通威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名是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名是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名成都联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第六名是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名是成都华西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第八名是成都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第九名是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名是四川石达油气发展有限公司。前十名销售收入24,949,085万元占总销售收入41,773,249万元的59.72%。

  数据显示,在这些重点龙头型企业当中,60%的企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分布在食品、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行业。预示着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中依然是支柱性产业,起到举足轻重的效应。

  从利润上看,获利最多的是食品行业,高达691,725万元,同比增长33.03%;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房地产行业,减少30,720万元,同比下降42.19%,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正在走向萎缩转型时期;增速最快的为服务类商贸业,同比增长155.84%,其中,成都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受益于汽车大行业的快速发展,利润增长218,200万元,同比增长30.96%。

  “互联网+”极速发展改变成都服务业形态

  据分析报告显示,成都市2014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24.7亿元,增长8.6%,较去年前三季度加快了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96%,比2013年提高了近0.8个百分点。2015成都服务业100强营业收入31375378万元、利润总额2,822,377万元、纳税总额1986099万元。

  报告显示,成都服务业100强共跨15个区域,一圈层中心城区80户、二圈层近郊区17户、三圈层远郊区3户。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特征依然存在,仍保持了100强企业以“中心城区为圆点,依圈层梯次递减”的特征。入围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源,是区域经济的推进器,具有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辐射效应广的特点。户数最多的是商贸业,占比34%。其中,以零售和批发业为主,涉及食品、烟草制品、酒类、服装、家庭用品、医疗器材、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及电子产品等的批发和零售。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在其金融服务、信息产业服务、商务服务及物流服务等行业的入围户数持续不断攀升。现代化服务业的企业规模和企业效益与传统型服务业对比时享有支撑性、引领性的地位,也成为衡量国民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入围的8户金融类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资产规模占比服务业100强的69.36%;8户房地产行业营业收入占比服务业100强的14.18%,纳税占比24.99%。数据显示,现代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属应时所需,以成为第三产业选择性结构优化的必然性趋势。

  此外,随着服务业中“互联网+”的极速跃越与壮大,辐射性涵盖甚广,对传统服务业的商业模式起到了冲击及促进。以腾讯企业为首的依托互联网浪潮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行业。其中,成都服务业100强中13户信息产业实现利润475,478万元、实现纳税125,821万元;7户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384,343万元、实现利润26,209万元。

  据统计显示,2015成都服务业企业100强中位列前10名的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3,044,6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2%。占服务业企业100强总营业收入的41.58%。前十强的企业分别是: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成都市公司、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中国石油四川成都销售分公司、成都宝钢西部贸易有限公司、成都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质成都公司和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从利润总额上看,入围服务业企业100强中,排名第一位的是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是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至第十分分别是: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成都市公司、成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德佳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城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其中金融行业数量最多,占比40%。前十名利润总额1,933,747万元,在服务业企业100强总利润总额中占比68.51%。

  榜单分量重 18户企业成为中国500强

  成都企联常务副会长、成都工经联会长田世隆在会上表示,2015年成都企业100强评选是成都市第五届评选,由成都企业联合会等单位主办。其评选办法完全参照中国企业500强的评价方式。采取企业自愿和行业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以201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排序主要依据,其具有很高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被评上的企业,都已成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中坚力量。

  此次四个百强榜单的发布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有关大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决策,推动成都市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在连续四年成功发布“成都企业100强”、“成都制造业100强”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成都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委、市统计局及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经信局、商务局、相关协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按照企业自愿申报和行业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以201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评审出了“2015成都企业100强”、“ 2015成都制造业100强”、“2015成都民营企业100强”、“2015成都服务业100强”排行榜。

  田世隆表示,大企业大集团是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牌。一直以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思路,充分发挥市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联席会议制度和三级协调服务机制作用,综合采用出台相关政策、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帮助开拓市场等举措,推动全市大企业大集团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已涌现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效益显著、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去年,成都市有5户企业进入财富中国500强、7户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户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为适应成都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今年成都企业联合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百强企业排行榜的发布:一是在服务业50强的基础上扩大至100强排行榜发布;二是增加了对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发布。今年以来,在成都市经信委、国资委、商务委、统计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成都企业联合会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划定工作范围,实施人员分工负责制。从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专家分析审定到发布,整个工作流程始终都得到市级各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国资委在国企的推荐和审定上给予了积极协助;商务委在服务业百强企业的筛选和推荐上,大力配合和提供帮助;统计局在数据核实和排序上严控把关,确保了百强企业发布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