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李后强
明天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东北三省3000万同胞瞬时落入人间地狱。“九一八”事变虽然过去整整84年了,但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抹去,中华民族的创伤永远也不能被抚平!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前的重要讲话,畅谈《四川抗战全史》和《中国·四川抗战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以此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祝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告慰为抗日战争而牺牲的民族英雄,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事情。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专家、作者和新闻出版界的朋友,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座谈会!
不忘国耻是为了实现国强,铭记历史是为了创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 “9.3”阅兵前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并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篇讲话言简意赅,充满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充满对世界和平的期待,充满洞察寰宇大势的政治智慧,闪耀着创新的思想和真知的光芒,是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的指南,是推进世界和平的伟大倡议!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是一面旗帜。历史能让人清醒,文化能让人奋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文字、图像)与声音(语言、音韵、音符)的体系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与文化互鉴,文化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文化。历史与文化是国家存在的基础,要消灭一个国家首先是抹去它的历史,再是毁灭它的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铭记自己的历史,发展自己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川作为抗日战争大后方的中心,为托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四川人不能忘记过去的四川人。以史为鉴,可以更加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史为鉴,可以更加坚定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大力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规律不可抗拒,落后必然挨打,中华民族必须紧密团结;以史为鉴,可以今昔对比看到差距,英勇的四川人民必将有辉煌的未来。
历史是人类在时间纵轴上的活动,文化是人类在空间横轴上的创造。历史文化就是人类在时空坐标上的深刻印记。二次世界大战在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战争涉及的人口、损失、范围之大,前所未有,值得永远研究下去,至少还要研究200年,议论300年。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撰写出版《四川抗战全史》和《中国·四川抗战文化研究丛书》,是对中央号召的响应,是对天下大势的顺应,是对世界大潮的接应。同时撰写出版四川的抗战全史和抗战文化丛书,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两套丛书可以产生相互照应、珠联璧合的效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非线性效应,可以产生重大而广泛的社会、政治效益。全景式的四川抗战文化研究丛书和全方位的四川抗战全史,研究范围之宽广,对象之繁复,史料之浩瀚,视野之开阔,创造了新的学术纪录,填补了一些空白,缩短了四川对抗战的研究与四川对抗战的贡献之间的差距。这两套书都是我院的重大课题,并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分别列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出版物。这两套丛书虽然重点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不同、出版社不同,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样,靶心都是日本法西斯,起点高,落点准,亮点多,看点实,都是上乘之作,尽管有的地方还需完善。这两套丛书充分体现了各位作者的时代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充分体现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从字里行间折射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和出版家的呕心沥血和精彩奉献!特别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明泉、苏宁、文天行、张彦等专家在组织协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点赞。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我们要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只要世界还没有安宁,我们就要把这项研究和出版持续下去,并大力向世界特别是欧美日宣传我们的研究成果,直到人间太平!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科学无国界,但学者有祖国。祖国是我们的乡愁和依靠;祖国是我们的归宿和摇篮。没有祖国,我们就是没有父母的流浪儿;没有祖国,我们就没有根基和源头。学者的天职是探索真理、坚持真理、应用真理,造福人类、回报社会。学者热爱祖国,研究祖国,建设祖国,天经地义,也是无上荣光。我们要在祖国的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知兴衰明职责,看风云定航向,辨荣耻添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创造历史,要创造一个发展的历史、繁荣的历史、和平的历史、辉煌的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2015年9月17日)